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admin2021-06-30  30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纪录片《大明王朝》中关于明朝建立的片段。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完这段视频,对明朝的建立有哪些感想呢? 学生: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在乱世中开创了大明王朝,其才华和韬略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是的。朱元璋创立明朝后,实行一系列的新制度和政策,将其作为祖宗家法,要求后世沿用。我们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制度也需要推陈出新,进行调整。由于明朝皇帝加强自己的权力,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经年累月后加上不利的环境,国家走向衰落。经过明末农民起义,大明王朝最终在动荡中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盛极一时的明朝都经历了哪些事件,偏居一隅的后金如何成为清朝并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同来学习本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相关解说设置了悬念,能够引导学生带着主要问题进行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二、新课讲授 (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有关明初胡惟庸案的相关材料。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课件中的材料,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 学生:朱元璋这样做是出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教师: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后,亲自领导六部的各项工作。每天都是文山会海,繁重政务给他造成很大压力。明成祖继位后,为了减轻自身的负担,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以此分担自己的工作。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 2.内阁制度的建立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内阁制度的演变历程、主要职能和历史意义。 (1)演变历程:明成祖时选拔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明宣宗时期,内阁大臣获得“票拟权”。 (2)主要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3)历史意义: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过程 教师: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2)影响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2.海禁与“倭乱” (1)原因: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2)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3)应对举措:一方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一方面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势才稳定下来。 3.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1)16世纪中期,葡萄牙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在澳门的租住权。 (2)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与蒙古 教师:朱元璋率军攻占北京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回传统势力范围,逐渐形成鞑靼和瓦剌两大集团,对明朝北方的边境安全形成较大压力。此后的百余年间,明朝和这两大集团处于对峙状态。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明朝对西藏的治理 教师:元朝时期在西藏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的地方事务。明朝建立后,中央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管理西藏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行总结一下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总结:明朝中央政府封授西藏的僧俗首领法王等称号,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3.清朝的兴起 教师:我们知道,作为我国重要边疆地区的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那么,清朝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发给大家的材料和教材内容,找出清朝建立和发展的主要线索。 学生阅读材料和教材中的内容,总结清朝建立和发展的主要线索,具体内容如下。 (1)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16—17世纪,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4)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称帝,国号大清。 4.明清易代 (1)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2)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的激战,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设计意图】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准备了许多贴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完成对本课的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锻炼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加深对相关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漏补缺。 四、本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明朝建立后在政治制度和边疆治理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明清易代后,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导致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进入近代。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对中国近代史有所涉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在历史上的相关地位。 五、课后作业 教师安排学生就“郑和下西洋的利与弊”为题。收集相关材料,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写作要求是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举例准确、行文流畅。 【设计意图】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sR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