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公司甲车间采用滚动预算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已知2012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其中间接材料费用忽略不计): 2012年3月31日公司在编制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时,预计未来的四个季度中将出现以下情况: (1)间接人工费用预
某公司甲车间采用滚动预算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已知2012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其中间接材料费用忽略不计): 2012年3月31日公司在编制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时,预计未来的四个季度中将出现以下情况: (1)间接人工费用预
admin
2017-03-10
55
问题
某公司甲车间采用滚动预算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已知2012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其中间接材料费用忽略不计):
2012年3月31日公司在编制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时,预计未来的四个季度中将出现以下情况:
(1)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将上涨50%;
(2)原设备租赁合同到期,公司新签订的租赁合同中设备年租金将降低20%;
(3)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见“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制造费用预算”表。假定水电与维修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等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下一滚动期间的如下指标:
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
②水电与维修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
选项
答案
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213048/48420)×(1+50%)=6.6(元/小时) ②水电与维修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174312/48420=3.6(元/小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8H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财务管理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是()。
某企业去年12月31目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该企业去年的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0%,净利润的50%分配给投资者。预计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5%,为此需要增加固定资产200万元,增加无形资产100万元,根据有关情况分析,企业流动资产
A,B,C公司于20××年1月1日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市场价格20000元,保险费500元),租期5年,租赁期满时预计残值1500元,归租赁公司所有。年利率为6%,租赁手续费率每年为2%。资金于每年末等额支付1次。经过认定,此次融资属于融资租
若某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零,则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计算该项目内部收益率指标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与财务会计中现金流量的区别在于()。
编制生产预算中的“预计需要量”项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已知A公司在预算期间,销售当季度收回货款60%,次季度收回货款35%,第三季度收回货款5%,某预算年度期初应收账款金额为24000元,其中包括上年度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4000元,则该预算年度第一季度可以收回()元期初应收账款。
已知某普通股的β值为11.2,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0%,该普通股的当前市价为10.5元/股,筹资费用为0.5元/股,股利年增长率长期固定不变,预计第一期的股利为0.8元,按照股利增长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股票资本成本相等,则该普
以融资对象为划分标准,可将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某公司一利润中心有关数据如下:利润中心销售收入为100万元,销售产品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60万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20万元,不可控而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10万元。要求:(1)计算该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总额;(2)计算该利润中
随机试题
自2016年初以来,A公司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2016年7月1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A公司的破产申请,并同时指定了管理人。在该破产案件中,存在下述情况:(1)A公司应付甲公司货款200万元,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为2016年
试述甾体避孕药的作用机制及禁忌证。
采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建立在()。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有:
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中,关于劳务报酬计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述合同成立的几种情况。
舒雅17周岁,是某网络直播平台的一名主播,以其直播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其申报缴纳营业税的地点是()。
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数学家的是()。
孔子尝日∶“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乐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