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admin2014-03-10  42

问题 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选项

答案曹魏时期,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朝廷派人出任地方的中正官,察访地方的士人,并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的门第、德才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一般更看中的是士人的门第。“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是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九品中正制度最初既包括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也包含有照顾世家大族的意思,因此还能做到品、状并重。后来,由于中正官完全由士族地主控制.则形成了定品全凭门第,状可有可无的情况。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实行这一制度,成为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隋朝时,为巩固国家政权,提高庶族地位,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开始实行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即科举制。唐朝时,又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有: 一是门阀士族的衰落。门阀士族产生于东汉,在曹魏时期已有所发展,他们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控制官吏的选拔,将九品中正制作为自己垄断选举的工具。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吏所把持,这一时期选官只重门第,不重德行,这使得九品中正制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但到了东晋末期,开始走向衰落。在政治上不求振作,享受高官厚禄而庸碌无能;在军事上,他们也逐渐抛弃了两晋以来以武功进取的传统。许多大族“不乐武位”,“鄙薄武事”,士族掌军权者越来越少;在生活方式上,他们除了奢侈享受外,更转而形成了矫揉造作的“名士”之风;文化上虽曾一贯保持的优势,到南朝后也逐渐丧失。由于士族自身的衰落,他们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乃至官吏选拔等方面的特权。到了西魏北周时期,开始用人“不限资萌,惟在得人”,九品中正制的地位开始动摇。隋唐时期,士族的地位进一步的衰落,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统治者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就更不可能全凭门第,而是开始注意到才干,并最终创立了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二是庶族地主势力的崛起,统治阶级希望通过笼络庶族来扩大统治基础,稳固自己的统治。南朝时,庶族地主的地位开始提高,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此后,随着士族地主自身的腐朽和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隋唐时期,庶族地主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也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吸收庶族地主参政,限制士族地主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就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别是皇权的加强。从东汉末年一直到隋统一全国,中国历史一直处于一种政权更迭频繁的状态。而且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权都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官吏的选拔等也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他们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按门第选官的办法,排斥庶族。隋统一全国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并削弱世家大族的地位,提高庶族的地位,实行了有利于庶族地主的选官方法。 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政府的吏部,必然也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eU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