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某和张某同居,时年王某25岁,张某24岁。1990年10月,张某准备出国留学,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王某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的结婚登记。1992年8月,张某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
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某和张某同居,时年王某25岁,张某24岁。1990年10月,张某准备出国留学,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王某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的结婚登记。1992年8月,张某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
admin
2013-08-14
22
问题
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某和张某同居,时年王某25岁,张某24岁。1990年10月,张某准备出国留学,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王某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的结婚登记。1992年8月,张某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同居关系,一个月后张某再次出国到日本继续学业。1992年10月,王某欲到日本探亲,遂开始比较频繁地与张某电话联系。一次偶然中,发现接听电话的人是女性,并声称是张某的妻子并且已经怀孕,王某大吃一惊,遂通过中国外交部驻日本大使馆查询,获悉张某确实与一沈姓中国女公民于1992年2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1993年11月,王某向自己住所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确认张某构成重婚,并要求宣告张某与沈姓中国女公民的婚姻关系无效。问:
在本案中,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选项
答案
根据1986年3月15日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法院应当首先确认王某和张某构成事实婚姻。然后,根据《刑法》重婚罪的规定,宣布张某在明知自己有配偶的情况下,还与第三人沈某结婚,其行为构成重婚罪。同时,宣告张某与第三人沈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tS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民法学(本科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民法学(本科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请谈谈你的感想。
领导叫你做一件违反原则的事,如何处理?
南京一男子彭某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去医院,反而被告上法庭。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书称“如果不是彭某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你怎么看?
同行业中,都不愿意接收从别的公司跳槽过来的人,对于从自己公司出去的人也不愿意再重新任用,对此你怎么看?
小李连夜准备了表彰资料,但是表彰名单出现了错误,上级领导批评了他。你作为小李的直属领导。你要如何安慰沮丧的小李。现场模拟一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公正文明执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人民法院院长肖某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法院不是地方政府的法院”。这无疑是针对个别地方法院姓“地”而不姓“法”现象提出的严厉批评。你如何看待?
一初中生半路遇到了一位因车祸受伤的老人.初中生将其救起送进医院后,家属却说初中生就是肇事者,虽然最后法院撤诉了,但是小男孩从此不愿意讲话了。请问你有何感想?
单位要在中小学开展一次税法宣传活动,活动需要和学生所学知识相结合,同时还要体现趣味性,并采用两种以上比较新颖的方式来组织。你刚进入税务局工作,领导让你来负责此次宣传活动,请问你如何组织?
某甲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父母定居在美国。根据中国《国籍法》的规定,关于某甲国籍的正确表述是()。
随机试题
Theconceptofobtainingfreshwaterfromicebergsthataretowedtopopulatedareasandaridregionsoftheworldwasoncetrea
毛泽东最早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作出分析的著作是()。
A.房室瓣关闭B.动脉瓣开放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等容收缩期
A.利他林(哌甲酯)B.苯巴比妥C.地西泮D.匹莫林E.丙戊酸钠有多动性障碍伴有癫痫发作史,选择
患者,女,25岁。阴道瘙痒、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5天。妇科检查:阴道前庭及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宫颈口糜烂,阴道内分泌物呈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图片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细胞内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宫颈分泌物PCR显示淋病奈瑟菌阳性。该患者的
资本成本中的使用费用包括( )。
监管机构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非现场检查包括证券公司向()报送年度报告。Ⅰ.中国证券业协会Ⅱ.证券交易所Ⅲ.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Ⅳ.中国证监会
下列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有关稀释每股收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请简要解释以下段落中画线部分的知识点。艾布拉姆斯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论主流都没有离开摹仿说。期间除去中世纪以神学为背景的独特思路外,即使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也基本上是认为理性的人可以正确认识现实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