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据新华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据新华
admin
2010-11-17
23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据新华社电,河北省科学院近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人才浪费。
1.正教授看大门太“奢侈”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刘教授,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在河北省多届经贸洽谈会上给省领导担任俄语和波兰语翻译,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他还兼任河北省翻译系列高级评委会主任、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等职。 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申请回院里继续搞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没能如愿。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的门卫,直到1997年3月恢复翻译工作。
本人自述:怎么也想不到我堂堂一个正教授会落到如此地步,怀疑是因为搞公司失败了领导对我有成见。看大门的活倒是不累,关键是思想上接受不了。1997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会上,我作为多个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宣布:“我正在河北省科学院看大门!”当时的院长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才给我安排到图书馆工作,我又继续从事我热爱的翻译工作了。
院方说法(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而刘志明偏偏在此后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便想回来搞科研业务。虽然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够得上人才,但不能把他塞进去,把别人给挤出来。让他看大门已经是照顾他了,起码有工资嘛。
记者点评: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的“坑”都没有的地步。
2.有人偷了我的“奶酪”
王某,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1996年离开公司在家养病。1997年被安排到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年提前病退。
本人自述:我并不是能力差,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传达室根本不缺人,我在那里只是“挂”着,每天接受来往同事的“瞻仰”,精神压抑得简直快崩溃了。
院方说法(人事教育处处长):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再者,王某是自愿选择搞经营的,放弃了原来的岗位,如果当初在原岗位竞争上岗,肯定不会失去工作。
记者点评: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3.我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
张某,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在乡下做了4年与科研无关的扶贫工作。2002年,先在办公室当内勤,收房费、水电费,后因专业不对口开始在能源所传达室发报纸。
本人自述:其实我现在做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我们所里的科研人员中,我绝对不是最差的,目前我复习考博士,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院方说法(人事处副处长):科学院改制后,人员数量大量压缩,出现像张某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没活干的情况就不足为奇。
记者点评:张某去发报纸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
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选项
答案
(1)改变用人观念。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都没有的地步。这显然是一个观念问题。 (2)建立人才使用监督机制。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3)疏通人才流动的渠道。在职研究生去发报纸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二者就不是一个单位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一盘棋来调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48e777K
0
浙江
申论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奥运火炬传递经过你校路段,由你组织师生迎接。你如何做好准备工作?你认为此次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城中村改造,一些村干部和少数人勾结,阻挠了改造工作。你作为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派你去处理,请你把现场考官当成村领导,现场演示一下。
近日,某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后,为做好相关工作,该市准备做一期电视节目,如果安排你分别访谈医学专家、政府官员、家禽养殖户。请你依次讲一下与这三个对象访谈时的开场白。
某市组织了一批高学历的女大学生,担任城管执法工作,因为女大学生比较有亲和力。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你是愿意做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面的大鱼,结合自己报考的单位来说。
材料分析题,提供一段长材料,主要涉及GDP增速、普通民众和富豪的收入增幅、科教文卫事业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税收收入,等等。请问你从中得到什么隐含的信息。(2012年2月21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四川国税面试真题)
由于医院的医疗费用较高,很多农民都承受不了,现在政府推出一项政策,每个农民每月只需要交二十元,就可以把当年的医疗费用大部分报销,对此,你有何看法?
材料(大意):警方在得知潜逃9年的嫌疑人慕某(化名)将举行婚礼后,便立即展开调查。婚礼前一天,便衣民警查到慕某可能租用的婚车,一路上便悄悄对婚车进行跟踪。婚礼当天上午迎亲时,跟踪婚车的民警传回消息:“婚车上穿深色衬衣的就是慕某,不会错。”这时,民警已
上级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这项任务需要参考其他部门的重要信息,但其他部门拒绝提供,你该如何说服。
随机试题
行政组织变革的经济动力是:
患者,女,30岁。下岗后,心情不好,近半月,自感胃脘痞满,纳谷不香,腹胀便溏,胸闷喜叹息,舌淡红,脉弦缓。临床辨证为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不负责()。
邻磺酰苯甲酰亚胺()
下面关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某种产品分两个步骤,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第一步骤入库的完工半成品为5000元;第二步骤领用的半成品成本为4000元,本月发生其他生产费用为6000元,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产成品成本为()
中国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分别是()。
下列关于脂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栈结构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
与十进制数200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