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女性,26岁,平素月经规律并有痛经史。此次月经推迟4天,阴道少量流血3天,同时伴下腹部隐痛,加剧4小时。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58mm×45mm×51mm,形态饱满,内膜厚11mm,左侧卵巢大小35mm×21mm,右侧卵巢显示不清,于右附件区可见85
患者女性,26岁,平素月经规律并有痛经史。此次月经推迟4天,阴道少量流血3天,同时伴下腹部隐痛,加剧4小时。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58mm×45mm×51mm,形态饱满,内膜厚11mm,左侧卵巢大小35mm×21mm,右侧卵巢显示不清,于右附件区可见85
admin
2014-08-25
50
问题
患者女性,26岁,平素月经规律并有痛经史。此次月经推迟4天,阴道少量流血3天,同时伴下腹部隐痛,加剧4小时。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58mm×45mm×51mm,形态饱满,内膜厚11mm,左侧卵巢大小35mm×21mm,右侧卵巢显示不清,于右附件区可见85mm×69mm形态不规则,高低回声不均匀实质性占位,血运不丰富,盆腔及腹腔可见少量透声尚可的游离性积液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是必要的
选项
A、CA125
B、血常规
C、AFP
D、血HCG
E、抗子宫内膜抗体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血HCG或尿妊娠试验结果,可判断该患者为黄体破裂出血还是宫外孕破裂出血。因此D检查是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DOt777K
0
专业知识
超声波医学(346)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42岁,全身乏力并消瘦3个月就诊,查脾明显肿大,贫血。无外伤及肿瘤史,切除脾送检。如果考虑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肌纤维退变、坏死与再生并存B.在受累肌纤维的肌浆中央区出现一核心,PAS染色阳性C.成群的萎缩纤维,肌纤维可完全破坏D.炎性、退行性变、再生三者的结合E.纤维细胞增生活跃,骨样组织和部分钙化的骨小梁肌营养不良
A.肌纤维退变、坏死与再生并存B.在受累肌纤维的肌浆中央区出现一核心,PAS染色阳性C.成群的萎缩纤维,肌纤维可完全破坏D.炎性、退行性变、再生三者的结合E.纤维细胞增生活跃,骨样组织和部分钙化的骨小梁神经源性肌萎缩
男性,55岁,10年前,自觉头痛,去医院检查。血压:收缩压150mmHg(20kPa),舒张压100mmHg(13.3kPa);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其他血液检查指标和心电图均正常。经降血压和降血脂药治疗,血压稳定期间,收缩压140mmHg(1
男性,52岁,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1年余。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黏膜皱襞变细,可见蓝色血管纹,取少量组织做活检。该患者如不治疗,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后果是
关于骨髓的分布和结构,错误的是
女性,58岁,发现右乳腺包块3个月,无症状。检查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若显微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单行排列于纤维组织中,瘤细胞较小或中等大,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22岁,妊娠9个月余,临床诊断腹腔积液,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引产时胎头娩出、胎肩尚未娩出时,患者突然惊叫一声,血压、脉搏测不到,抢救无效死亡。引起患者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
女性,37岁,怀孕足月,因高龄孕妇和怀疑胎儿宫内窒息行剖宫产。术后安返病房,术后第2天患者感觉右下肢疼痛,医生建议卧床休息。第3日下午起床去厕所时突然摔倒,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该病例大体和显微镜下最具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随机试题
交流电动机线圈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在交接试验时是如何规定的?
下面哪一项不是诊断为慢性肝炎的依据
目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材料主要为
围绕受力构件内某点取出的微棱柱体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AC面上的正应力σ=一14MPa,切应力为零,则这点的最大正应力为()。
背景资料: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为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为33.7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2012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事件一: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
期货从业人员对投资者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期货经营机构后,仍应当保守投资者或者原所在期货经营机构的秘密。( )
认识过程包括的心理成分有()。
Thebatisamarvelofevolutionaryadaptation.Mostofthemroostduringtheday,andareactiveatnightortwilightforthey
Whatwillthetwospeakersdo?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