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老师在初中物理“浮力”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引入教学课题。然后用实验演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再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轮船、气球、潜水艇等,最后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1)此教学

admin2015-04-21  43

问题 案例:高老师在初中物理“浮力”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引入教学课题。然后用实验演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再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轮船、气球、潜水艇等,最后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1)此教学设计有没有体现出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2)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

选项

答案 (1)在上述教学设计中,仅仅应用了演示实验为学生理解、接受浮力的概念提供表象支持.实验形式及功能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教学片断 教师:一个同学在玩皮球的时候,不小心把球掉人树洞里面,就像老师现在做的这样(同时把一个小乒乓球放入一个深玻璃量筒中),请想办法把球拿出来。 学生:往树洞里灌水。 教师:好,你来演示一下。 学生走上讲台,将量筒灌满水,球上浮。 教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怎么想到这样做? 学生:一个是平时这样做过,另外我认为乒乓球比较轻。水能把它托起来。 教师:很好,这个办法确实把球拿上来了,但是老师有一个疑问,老师手里还有一个乒乓球。一松手,它会落在桌面上(同时演示),那么我现在再松手(用左手托做乒乓球后右手再松开),这回为什么不掉呢? 学生:因为老师的手给乒乓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和乒乓球的重力是平衡力,它们可以使乒乓球静止。 教师:那这个乒乓球(指量筒中浮在水面上的)老师也没有用手托着,为什么它也不掉呢? 学生:因为水给它一个向上的力,像手一样。 教师:好,水托着乒乓球,使它不掉下来,水对乒乓球的力就是浮力。 教师:经过科学家大量的实验证明,一切进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学生:恩。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各自的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做出总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BJ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