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 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 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
admin
2017-05-19
40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 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性”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实验2:将正在发声的音又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3: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
任务:
(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特性”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1)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2)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材分析] 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由于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 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 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手耳并用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生5:……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板书: 声音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板书: 声音振动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锣面振幅小,响度小。 你是怎样比较出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将手指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指振动越强烈说明锣面振幅越大,振动轻微说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观地反映方法吗? 生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生3: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 板书:(将响度与振幅用箭头联系起来)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音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音调可能与频率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必须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体发声。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进行实验] 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木槌敲小木鱼,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木鱼,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2:用木槌敲小音叉,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音叉,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3:用手指拨动吉他同一根琴弦,手指靠上时,音调低;用同样的力拨,手指靠下时,音调低。 生4:…… 生5:……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同样的力敲大小木鱼时,它们的振动频率有何不同? 教师以生活实例做比喻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大个子同学与小个子同学跑步时,他们蹬腿的频率如何?能将这个现象与我们刚才的实验类比吗? 学生总结出: 大个发声体振动频率慢,音调低;小个发声体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同一琴弦,振动部分越长,振动频率慢,音调低;振动部分越短,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教师演示:将钢笔帽和钢笔管拆下,分别吹。让学生比较音调的高低,并分析。 吹气时,钢笔帽和钢笔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帽内空气柱短,振动频率快,声音尖锐,音调高。管内空气柱长,振动频率慢,声音低沉,音调低。 板书:(将音调与频率用箭头联系起来)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频率低,音调低;频率高,音调高。 演示:观察声音的波形 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再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输入,比较它们的差异。 听一听、议一议: 播放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l(古筝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介绍: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曲子,声音各有特色,我们称之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板书: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师介绍: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五)自己阅读教材,还能学到些什么? 让学生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想想议议: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三、小结和作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T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腐乳制作流程:本实验需要时间长,制作成本低,操作相对容易,大部分家庭都具备实验条件,学生和家长可配合制作。问题:(1)在上述“腐乳制作”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家庭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有何优点?(2)说出家庭
以下育种方法未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人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
阻止病人的致病基因传给子代的方法通常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
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自由组合规律试验”具体要求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某教师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的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引出本课课题,之后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同学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前面发现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自由组合现象。随后又
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的是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请根据此式或图4回答问题:问题: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中。
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随机试题
业主的下列行为中,有关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投诉的是()。
某患者,女,45岁,近2个月来右上颌后牙遇冷水及吃甜食痛,咬硬物酸软无力,无自发痛史。检查时可见右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釉质磨损,浅黄色牙本质外露,硬而光滑,探诊有酸痛。应做的处理是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应采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半年,背痛1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呈结节状,质硬,血清PSA升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前列腺癌,盆腔CT示前列腺癌侵犯直肠,盆腔淋巴结肿大,骨ECT示胸椎多个椎体放射性浓聚,余检查未发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的治疗是
男性,35岁,被沸水烧伤7小时后转来本院。烧伤总面积约60%,来院前已注射过盐酸哌替啶、西地兰、头孢霉素及静脉输入等渗盐水1000ml。病人主诉口渴,以前患过心肌炎,对磺胺药有过敏。测脉搏104次/min,心律齐,血压10.7/8kPa(80/60mmHg
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十一”黄金周就此诞生。据统计当年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16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
《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的()。
设f(x)在[0,π]上具有二阶连续导数,f(π)=2,且则f(0)=__________.
Describetheproceduresofbanker’sacceptanceaccordingtothenumbersgiveninthefollowingcharter.
Inspiring,chicandeffortlesslyelegant—that’swhatdesignersatLondonFashionWeekhailedKateMiddleton’sstyle,ashersar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