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2研]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2研]
admin
2020-11-04
48
问题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2研]
选项
答案
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再导致居民增加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消费比率的上升最后导致储蓄的减少。 可见,当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而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最终储蓄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当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和储蓄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了均衡,消费者既不想增加储蓄,也不想减少储蓄。 按照分析,储蓄量原则上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是,证据多数情况下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2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学基础(金融)80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经济学基础(金融)80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假设消费者的生活分为两期。在第1期消费者劳动,获得收入,用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和储蓄;在第2期消费者不劳动,用笫1期的储蓄满足该期的消费。假设消费者在第1期的消费为C1,储蓄为S,劳动收入为W;在笫2期的消费为C2/sub>,假设市场利率为r,贴现因子为0<b
讨论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1)请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并说明促成人均GDP增长的动力是什么。(2)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29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请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和GDP核算理论(3)是总供给方面的因素还是总需求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当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时,运用宏观经济学解释是否存在自动调整机制使其逐步消失?当政府运用政策解决通货膨胀时,请从价格调整方程的理论中给出政府最好的选择。
假设市场中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有相同的总成本函数Ci=9+4qi,每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i=1,2,…,n)。Pj是其他厂商的价格。如果该行业均衡时所有的价格均相等,求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
请分析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具有后弯的特性?
某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它们之间进行古诺产量博弈。如果市场需求为P=130-Q,这里Q代表市场需求量,且Q=q1+q2,q1和q2分别是两寡头的产量。现在假设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10,厂商2的边际成本为30,两厂商皆没有固定成本,由假设δ=0.9。假
一垄断者最大化p(x)x-c(x),其中x为产量或销售量。为获取若干利润,政府对其收入征收为t的税,从而垄断者的目标函数变为p(x)x-c(x)-tp(x)x。最初政府从这种税收收入中拥有收入。(1)征税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垄断者的产量?(
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2x2,这里x1为食品的消费量,x2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量。假设食品的价格为p1,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为p2。消费者的收入为m元。(1)求最优的食品需求量。食品对该消费者来说是低档商品吗?食品对消费
简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随机试题
女性,33岁。2小时前左手中指掌指关节处掌面被宽3cm锐器刺伤,查体发现中指呈伸直位,感觉障碍,手指苍白发凉,Allen试验阳性。该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勤奋与懒惰属于()。
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
男性,57岁,胸闷伴下肢水肿2个月,心电图V1~V4导联QS波。最有价值的器械检查
关于一期止血,正确的描述是
实行财政授权的支出有()。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例如,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
=___________
通常,现代计算机内部用来表示信息的方法是
Astemptingasitcanbetoletitallhanglooseandstopworryingwhileonvacation,youdowanttobeawareofyourecologic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