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路线。读图回答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路线。读图回答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dmin
2019-07-09
46
问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路线。读图回答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选项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区,③地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①地附近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④地为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A、B、D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t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与原子”内容标准是: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中关于“分子与原子”的部分内容如下
“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结合上述材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3,HCl,C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
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
教师要注重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不能替代化学实验。
下面是一次探究课的教学摘录。[任务驱动]出示任务: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推论,并进行验证)[交流评价]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让各小组评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片段。观察下列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填入表2—3。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段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实验2将小块金属放在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懂得将白铁褪火处理得到相当于铸造钢的物器(如锋利的宝剑),这一技术要比欧洲早近两千年,那么白铁褪火处理的主要作用是()。
《化学.必修1》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讲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此内容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设计的“
随机试题
不抑制排卵的孕激素为:
不属于肺的宣发功能的是
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
下列哪项支持阻塞性黄疸()
下列不属于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联系的是()。
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如将“粉红”说成“小红”,把“灰色”说成“小黑”,这是幼儿()的表现。
设y=(1+x2sinx)3x,则dy∣x=π=________.
(2000年试题,十三)设某种元件的使用寿命X的概率密度为其中θ>0为未知参数.又设x1,x2,…,xn是X的一组样本观测值,求参数θ的最大似然估计值.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main(){chara[]={’a’,’b’,’c’,’d’,’f’,’g’},*p;p=a;printf("%c\n",*p+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