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离堆山,又称“曲流环绕岛”,指被废弃的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堆山,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陆地。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大体体现了离堆山形成的不同阶段。 形成离堆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离堆山,又称“曲流环绕岛”,指被废弃的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堆山,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陆地。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大体体现了离堆山形成的不同阶段。 形成离堆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dmin
2019-07-09
28
问题
离堆山,又称“曲流环绕岛”,指被废弃的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堆山,它曾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陆地。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大体体现了离堆山形成的不同阶段。
形成离堆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选项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河流侵蚀
D、风力沉积
答案
C
解析
离堆山是岩石经曲流下切侵蚀作用之后,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侵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V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我国高中化学课程包括几个模块?()
某中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感到时间太紧张。原因是她做下题时总是担心上题做错,因此不得不反复检查,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尽管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障碍是()。
案例:材料一化学知识是描绘化学的客观图景,化学事实、规律和理论等是描绘的结果,是人类通过化学研究得到的共同知识。化学认识是认识主体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化学知识描述客观世界,解决的是什么;化学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解决的是怎么认识,认识到
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是()。
下面是某教师讲解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片段:如下图:在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约5%的双氧水,然后在每支试管中滴加2滴1mol/L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防爆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材料二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以下是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结晶”的教学片段。提出问题: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怎样将溶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展示实例:盐场用海水晒盐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可以从它的水溶
随机试题
承担强制检定的机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阻滞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患儿,7个月。病起1天,发热,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泻下急迫,恶心、呕吐,阵阵啼哭,小便短黄。治疗宜首选
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当家庭某个时期收支的情况是收入增加而支出稳定,储蓄稳步增加,则它正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
在Windows默认环境中,()组合键对选定文档进行剪切操作。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一株莲由莲花、莲叶和莲子组成,莲花象征着憧憬和为人做事的原则、莲叶象征着工作态度和时刻不忘补给知识、莲子象征着苦心孕育未来。请以“我愿做一颗莲子”为题做一个演讲。
A、自然连接B、交C、投影D、并A关系R和关系S有公共域,关系T是通过公共域的等值进行连接的结果,符合自然连接,选A。
TransportationFormanyyearsinthedesert,camelsusedtobetheonlyformoftransportation(运输).Beforethe(51)ofmoderntra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