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理解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音乐

admin2015-08-10  42

问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理解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音乐的欣赏,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青春,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音乐与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人从生到死、由喜到悲、从盛到衰等人生的体验都能用音乐的方式来表现,它告诉人们:生命可以消失,但是音乐会永远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正因如此,世界上留下了使我们享受不尽的生命之歌。(播放课件《生命之歌》。)
    二、设疑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约78岁)   
  2.根据年龄的不断变化,可以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幼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年龄划分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人生阶段。(青年时期)
    师: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重新走进我们的人生旅程.去回味那些已经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温馨记忆,去共同探究那些还未曾经历的激动时刻……
    三、新授课
    (一)摇篮曲——母亲的歌
    师:摇篮曲是人生第一个阶段的音乐,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期望,曲调亲切温暖,音乐要素上运用较弱的力度、缓慢的速度、平稳的旋律、有规律的节奏、柔美的音色,表现了孩子在母亲的摇篮中平静安祥入睡的情景。母爱是人世间最感人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这段美好时光。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动人的摇篮曲片段,请谈谈你对这几个作品的感受。
    1.《当孩子降生的时候》——流行音乐
    师生交流:这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摇篮曲,很清新的感觉。由男生演唱的摇篮曲,更别有一番风味。
    2.《摇篮曲》——古典音乐(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
    师生交流:这是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协奏。两种乐器像一对母子在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温馨和谐,感人至深。
    3.《槟榔树下摇网床》——广东民歌
    师生交流:歌曲清新、柔美。感觉歌曲和曲调很有中国沿海地区的特点。
    4.《摇篮曲》——东北民歌
    师生交流:音调柔和、亲切,很真实,是我们的生活中很熟悉的一段音乐。音乐生动地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母亲哄孩子的画面。
    5.分组讨论:摇篮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亲切温暖;力度:较弱;速度:缓慢的;旋律:平稳的;节奏:有规律的;音色:柔美的。
    6.评选我最喜爱的《摇篮曲》
    师:每个母亲都有自己心中的歌,各种不同的摇篮曲为我们展开一幅爱的图画。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然后再次完整地欣赏。(生举手选择。)
    师: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我们应该记住童年的美好时光。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我们曾经的幸福时光……
    (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二)婚礼进行曲——辉煌的人生
    师:婚礼进行曲是人生中又一个重要阶段的音乐。它表现出婚礼中神圣、庄严、美好的气氛。它标志着一个新的辉煌阶段的开始,它赋予人生新的意义和使命,从此人生更加成熟,情感更加丰富。音乐要素中速度适于行进,力度适中,节奏规整,旋律简单,音色辉煌。作为学生虽然还不能经历这个阶段,但是可以从音乐中理解它的意义。
    师:下面就让我们聆听一组婚礼音乐的片段,请谈谈这几个婚礼音乐有什么不同。
    1.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选曲
    师生交流:欢快的音乐节奏和快速流动的旋律非常美妙,让我们感受到了婚礼的热烈场面。这首舞剧《鱼美人》的选曲,描绘了鱼美人与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一幅海底世界中热闹的婚礼场面。
    2.婚礼进行曲——歌剧《皇家婚礼》选曲
    师生交流:有非常辉煌、气派的感觉。
    3.接新娘——吹奏乐
    师生交流:喜庆、热闹,典型的中国婚礼音乐。欢快的节奏让人联想到抬花轿的节奏。
    4.婚礼进行曲——舒伯特作曲(最普及的)
    师生交流:很早就听过这段音乐.很多电视电影中都用它作为婚礼进行曲,这个版本也是最为普及的婚礼进行曲。
    5.分组讨论:婚礼进行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亲切温暖;力度:适中;速度:适于行进;旋律:简单;节奏:整齐规整;音色:绚丽辉煌。
    6.评选我最喜爱的《婚礼进行曲》
    师:婚礼是人生中最神圣的一个仪式,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再次完整地欣赏。
    (生举手选择。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三)葬礼进行曲——人生的告别
    师:葬礼进行曲是人生的最后的告别音乐,是对人生的挽留,是音乐对人生的最后陪伴和尊重,是对生命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奏响的序曲,它表现了亲人对死者的回忆、神圣的祝愿和无声的叹息,在音乐要素中运用沉重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低沉的旋律、行进的节奏、暗淡的音色,把葬礼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葬礼肯定是悲伤的,可是葬礼音乐可不都是悲伤的,在它忧伤的旋律中还隐藏着一些其他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组葬礼音乐的片段,请谈谈你对这几个作品的感受。
    1.葬礼进行曲——肖邦作曲
    师生交流:非常沉重、压抑。感觉很痛苦。加重的低音旋律营造出一种沉痛的音乐氛围,令人有窒息感。
    2.葬礼进行曲——贝多芬作曲
    师生交流:不像肖邦的版本那么沉重。感觉更像是与死者在进行心灵的对话。
    3.猎人的送葬行列——马勒《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
    师生交流:中间有《两只老虎》的曲调,虽然有一点忧伤,但有时又有点欢快。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猎人死去了,树林中的一群小动物给他送葬的故事。其中兔子和狐狸用脚爪擦拭它们装出的眼泪,因为它们并不是真的悲伤,所以音乐也就有一些诙谐的曲风了。
    4.葬礼音乐——电影插曲
    师生交流:感觉不是很压抑,有一点忧伤,还有一点回忆的感觉。这段音乐并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音乐十分坚定、明朗。
    5.分组讨论:葬礼进行曲有什么特点?
    曲调:忧伤;力度:沉重;速度:缓慢;旋律:低沉;节奏:具有行进特点;音色:暗淡。
    6.评选我最喜爱的《葬礼进行曲》
    师:死亡在东方人的印象中通常是可怕的、危险的、阴森的,然而在西方的部分国家中对死亡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刚刚欣赏的这四部音乐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首?选择人数最多的音乐可以被配上一组相衬的画面,然后再次完整地欣赏。
    (生举手选择。播放音乐,点击课件,浏览图片)
    四、本课小结
    1.总结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的特点。(播放课件)
    2.音乐与生命的关系
    师: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轻柔亲切的摇篮曲倾诉着母亲全部的爱与希望;庄严隆重的婚礼进行曲见证着人生最激动的时刻;沉重肃穆的葬礼进行曲陪伴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经历了春夏秋冬,跨过了千山万水,生命的感悟,随着岁月的磨砺结成精美的宝石,酿成醇香的美酒,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让我们珍爱生命,珍爱青春,用我们精彩的人生去谱写我们的生命之歌!
    五、作业
    请根据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为自己寻找一首“青春之歌”。
    1.体裁:可以是圆舞曲、小夜曲、叙事曲、回旋曲、交响乐等。
    2.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一种感受、一个经历、一种思考。
    3.要求:先用文字进行描写,再用音乐要素加以说明,最后根据以上条件到音乐中去寻找。

选项

答案 本课设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教材的处理精细、得当。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带有对比性的音乐材料压缩,不但节约了教学时间,还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很容易捕捉到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对音乐的学习更加直观。其次,教师结合婴儿的出生、结婚庆典和送葬等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安排了具有对比性的音乐题材、风格和艺术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开放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和设疑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含义的深刻理解、联想与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当教师把“音乐以特有的方式伴随人类历史发展始终”这一命题呈现给具有一定人生经历和音乐经验的高中生时,它便将音乐与人生、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紧密相连,由此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音乐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生的体验,对人类音乐文化传承历史的追忆。对音乐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探索、创造等。 (3)引导学生甩自己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在聆听体验的基础上,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和思想、总结音乐风格的特征、评价音乐表现手段的使用、分析作品的内容与结构、评选最喜爱的歌曲等学习活动,都是学生亲历音乐学习获得的体验、思考和表达。期间,除了有教师的观点外,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认识和表达,是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重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它是主动的学习,是顺应、完善和发展心理的学习,是有个性的和有独立见解的学习。 无论是师生的交流,还是学生问的讨论;无论是体验音乐,还是评价表达,都离不开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情境。本教学案例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意地为学生提供多次讨论性、合作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内容,组织和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对学习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乍在倾听他人发言和意见中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在自主选择和判断的学习过程中汲取和借鉴他人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补充和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收到了共同学习、个别提高的学习效益。 (4)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教学过程,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以往的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将教育价值和导向转化为通过课程和教学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工具性方面。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直接纳入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去,其教育价值和导向必然扩展为在通过课程和教学使学生“会学”的前提下“学会”,实现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的共同发挥。本教学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勇于表达音乐感受,发挥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教学的内容,又用多样的方法学习探索和研究了相关的音乐知识,在潜移默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重“过程”又重“结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UH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