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

admin2015-05-07  31

问题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上周发布的一则中药警告再次把我国的中药产业推向风口浪尖。
MHRA发布的中药警告称,中国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等药物含有铅、水银以及砷等巨量毒素。MHRA警告民众,在购买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因为这些药品的安全和质量未受到评估,而且标准各不相同。

选项

答案 “中药有毒”的质疑有失公允 中药重金属超标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最近,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提出的“中国的牛黄解毒片等药品不安全”的结论叉引发了广泛争议。“中药有毒”的结论看似合理,实则有失公允。 首先,对“中药不达标”的指责存在片面性。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中药药品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牛黄解毒片”等常用药的评估极为严格,不达标的药品难以上市销售。此外,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中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采用的是食品标准,但药品并不可能像食品一样大量服用,因此,药品重金属的含量不能简单地用食品标准能代替,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其次,仅凭“含有重金属”而断定中药有毒,是一种误读。含重金属矿物药是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组成部分,临床经验证明,朱砂、铜、砷等矿物质具有超常疗效,甚至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可见“中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只要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利用,对症下药,就能达到“治好病而又不致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些关于中药毒性的结论和报告,大多基于单味药物或单个成分所做的实验,而非复方中药,忽视了中药炮制和配伍过程对毒性的削弱作用,是对中医理论的忽视与不尊重。 最后,无论是检测药物的样本来源还是药品的标准及评估信息,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并没有详细披露.我们无法从中推导出“药品的安全和质量未受到评估,而且标准各不相同”的结论。 是药三分毒。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百分之百安全的“零风险”药。西药也有毒性问题,如使用庆大霉素可能致聋或伤肾,但只要科学服用,并不会威胁人体健康。药物发展事关全人类福祉,任何对“药物”的“偏见”与“误读”都是对人类健康不负责任的鼠目寸光之举。

解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
  本题的论证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仅供参考:
  (1)样本的来源有待考证:样本是否来自获得涉事企业授权或授予许可证的销售点?如果涉事企业在英国并未设立相应销售点,药品是否经过官网流通到英国?如果样本来自合法的流通渠道,供养单位是谁,样本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同样尚属未知。
  (2)样本的代表性值得商榷:MHRA选取的样本数量是多少?这些样本在整体中所占比例,能否代表同类药品的整体状况。
  (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能保证:中药的诞生及发展在中国,具有独特的药理及药性,撰写报告的研究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中医药学知识和专业的监测方法。
  (4)含有毒素不代表药物会毒害人体健康。矿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毒”但也是“药”,只要控制在一定的“量”内,不会影响人体健康;MHRA提出这些药品中含有“大量”毒素,但并未严明“量”为多少,是否达到“致毒”的程度;如果采取的是独立研究的方法,即便这些矿物达到了一定数量也不一定会损害人体,因为中药制造讲究炮制和配伍,在这一过程中矿物毒性会得到抑制。
  (5)药品的标准及评估问题有待考证:按照国际惯例,药品应该由出口国还是进口国监测及评估?中国有没有相应评估机构和标准.并对这些药品进行了权威监测?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来监测中药药物成分的做法是否合理?这些机构和标准的科学性如何论证?这些信息的缺乏使我们推不出“药品的安全和质量未受到评估”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6q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