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藤野先生》两个教学环节,完成问题。 环节一:理清脉络。概括情节 1.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生:主要是作者回顾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师: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阅读《藤野先生》两个教学环节,完成问题。 环节一:理清脉络。概括情节 1.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生:主要是作者回顾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师: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admin
2020-02-04
75
问题
阅读《藤野先生》两个教学环节,完成问题。
环节一:理清脉络。概括情节
1.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生:主要是作者回顾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师: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生: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北京)。
3.师: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戍哪几部分?
学生讨论归纳。
生:(1)东京所见所感;
(2)仙台学医生活;
(3)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环节二:品读细节,感受伟大
1.课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请同学们找找课文是从第几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第6段)
2.师: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四件事?并谈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藤野?
(生默读,自主学习)
师:先概括地说一说写了哪四件事?
生: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女人裹脚。(教师板书)
师:文中用的“修改”吗?(生:添改)比较“修改”“订正”“添改”几个词,作者为什么用“添改”?
生1:“添改”,是增加并订正;“修改”和“订正”的意思接近。
生2:藤野先生不但为鲁迅增加了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而且还修改了其中文法的错误。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
生1: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根据是“移了一点位置”“不但……连……也都……”。
师: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职责的话,有一点肯定不是他分内的事,那是——
生:(齐)订正文法的错误。
师:继续谈藤野先生的品格。
生1:关心学生,和蔼耐心。根据是:“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生2:担心我的解剖实习。
师: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本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他为什么说“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生1:怕“我”难堪,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这是对“我”的尊重。
生2:根据还有“——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师:藤野先生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生:这是委婉的批评,怕刺伤“我”的自尊心。
师:对,明明是画错了,还表扬“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真是又严格又耐心。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叫我”,三次都是老师叫学生;“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还有“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吃了一惊”“不安和感激”“很高兴地”等。
生:求实精神、善良的心地。根据是:“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师:为什么要“叹息”?
生1: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而同情。
生2:作为医学教授,为自己不能亲眼见到而惋惜。
师:都有道理。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事例中去体现。作者选取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对学生关心备至、和蔼耐心,对科学有求实的精神。
师:(引读)鲁迅与这位治学严谨、以诚待人的老师离别二十多年后深沉地感叹:但不知怎地——(学生朗读第37段)
师:课文读到这儿,你觉得“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
生:这不过是一个老师分内的责任,仅凭这几件事,就以“伟大”相称,我觉得还有点勉强。
师:是呀,这实在不过是一个教师,最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其他段落写了什么事?这些段落和写藤野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
……
教师设计“环节二”的意图有哪些?
选项
答案
教师设计“环节二"的意图: ①把握关键词句,掌握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四学段阅读学习目标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该教师在环节二中,引导学生“谈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藤野”,进而找出关键语句仔细阅读体会,帮助学生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②品味文中细节描写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学习文中的表达。 这篇文章写人记事,多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因此学习本文的语言表达是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中体会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③理解藤野先生的品格,升华主题。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几件小事,刻画了一个一丝不苟、关心学生、和蔼可亲以及具有求实精神的人物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通过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y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学片段:(1)初二新学期伊始,某新任教师从音标人手,慢慢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帮助学生适应初二的英语学习内容。(2)在复习完后,教师随堂进行了小测验。请对以上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
案例:某同学在求反比例函数,当x≤3时,求y的取值范围时直接将z≤3代入。问题:(1)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哪步错了?分析原因:(2)针对该生的情况,请你设计一个辅导教学片断,并说明设计意图;(3)怎样防范这样的错误呢?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统计与概率”领域学习内容
案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一节习题课上,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教师甲】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不同于A、D),连CE.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连接DF,
设A、B为任意两个事件,且AB,P(B)>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某市旅游局为了了解游客情况,针对情况制定策略,在某月中随机抽取甲、乙两个景点各10天的游客数,统计得到茎叶图如下:若将图中景点甲中的数据作为该景点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样本数据,以每天游客人数频率为概率P。今从这段时期内任取4天,记其中游客数超过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
以下是一位高中生的习作,阅读并回答。快乐人生快乐是什么?快乐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求索;快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快乐是“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回味。当文化和历史的甘泉浸润着余秋雨那颗渴望知识的心灵时,他是快乐的
学习《雨巷》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戴望舒作品的忧郁气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推荐了几篇诗作。以下不属于戴望舒作品的诗歌是()。
随机试题
属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
A.托吡酯B.卡马西平C.丙戊酸钠D.左乙拉西坦E.氯硝西泮治疗典型失神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婴幼儿肺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既能为审计人员提供工作标准,又能作为检查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规则的是()。
进入21世纪,金融创新深化的表现是( )。
已经甲、乙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分别为10%和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在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时应使用的指标是()。
复活节于每年3月21日~4月25日,春分月圆后第二个星期日举行,是为了纪念耶稣钉死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
IfI______itwithmyowneyes,Iwouldn’thavebelievedit.
后母戊鼎是()时期的青铜器。
Whenaninventionismade,theinventorhasthreepossiblecoursesofactionopentohim:hecangivetheinventiontotheworl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