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面是一次讨论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的目的各是什么?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结论)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结
下面是一次讨论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的目的各是什么?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结论)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结
admin
2022-06-06
40
问题
下面是一次讨论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的目的各是什么?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结论)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结论,让各小组评价,教师点评。
方案1:铁丝在氧气瓶中燃烧,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破裂;
方案2:硫在氧气瓶中燃烧,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方案3:磷在氧气瓶中燃烧,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颗粒:
方案4: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巩固提高]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说法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根据化学原理看,方案4说法错误,因为方案4不需要加入少量水,CO
2
不是污染物,不需要吸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z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老师刚进入中学开始上课,非常认真,每节课都写好多页的教案,内容非常丰富,每次上课总是洋洋洒洒讲述很多知识,可是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好想睡觉”“音乐课好无聊”,王老师违背了()的课程基本理念。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标】学习《春江
下面评价表主要是评价学生哪一方面的音乐能力?()
图1是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演出的汉族传统古乐《百鸟归巢》,其所属乐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乐种是()。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及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课题名称】《晴朗的一天》【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主要目标】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相关的音乐文化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创作了三部舞剧,至今仍是各大剧院的保留剧目。下面哪幅舞剧剧照不是柴科夫斯基的舞剧作品?()
由2至4人组成,每人担任不同声部的演唱形式,不可能的是()。
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创作背景,用时5分钟。其余的时间用于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用时35分钟。试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是为了遵循哪一音乐教学原则?()
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创建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有关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光照适宜的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随机试题
对MEN2中的甲状腺髓样癌应采取的治疗是
患者,男,16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危重,极度消瘦,不思饮食,需要插胃管补充营养。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最好方法是
课税对象是指()。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
拱桥中常用的拱架,主要有()。
下列起重机中,属于臂架型起重机的有()。
现金日记账应()结出发生额和余额,并与库存现金核对。
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就是不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
Oneofthegreatestconcernsparentshavewhenfacinganinternationalmoveis,"Whatschoolwillbe【62】tomychild?Willmych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