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李老师的教学日记:近期连续上了两次体育公开课。 第一次授课,我认为自己上课规范,课堂组织严密,按统一口令练习,运动量、强度也不小。可是,同行点评说上课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像木偶似的。第二次授课,我努力活跃一点,少集合几次,多一些自由练习时间,开展互
李老师的教学日记:近期连续上了两次体育公开课。 第一次授课,我认为自己上课规范,课堂组织严密,按统一口令练习,运动量、强度也不小。可是,同行点评说上课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像木偶似的。第二次授课,我努力活跃一点,少集合几次,多一些自由练习时间,开展互
admin
2020-10-10
55
问题
李老师的教学日记:近期连续上了两次体育公开课。
第一次授课,我认为自己上课规范,课堂组织严密,按统一口令练习,运动量、强度也不小。可是,同行点评说上课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像木偶似的。第二次授课,我努力活跃一点,少集合几次,多一些自由练习时间,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结果,还是有意见:课上松散、不严谨、有点乱。这让我左右为难,“严”也不行,“活”也不行,体育课到底该怎么上?为此我感到十分困惑。
问题:
请从一堂好课的角度分析李老师产生“困惑”的原因。
选项
答案
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教学目标明确; ②教学内容得当; ③教学方法合理; ④教学组织有序; ⑤教学评价及时到位; ⑥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主体地位。 李老师在第一次课时产生“困惑”的原因如下: 第一,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李老师仅从知识与技能目标着手,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造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割裂。 第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李老师在教学该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统一口令进行练习,太过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导致学生死气沉沉,练习积极性低落。 第三,组织方法不合理。李老师在课中只采用集体练习,未变换其他练习方式,易增加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造成身体机能的劣变性。 李老师在第二次课时虽有调整,但却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上教学松散、不严谨,教学组织混乱等问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没有形成很好的策应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AT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请简要回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某学校将那些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开展的部分实验内容开发成教学实验软件系统,学生借助计算机获得了如同真实实验一样的效果。这是应用了()。
在输入的A和B的值()的情况下,函数Y=A+B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应及时更新,才能更有效地起到杀毒与防毒的作用,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高中某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运行PowerPoint软件,认识软件界面;了解相册的结构;添加背景图片,用艺术字制作相册封面。下面是薛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为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准备
某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在驾校学习时,必须先通过汽车模拟驾驶软件的考核后才能进行实车练习。其中汽车模拟驾驶主要涉及的技术是()技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
下列哪种维生素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紧张或收缩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是指()。
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快速回撤,这一反射称为()。
随机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适用范封是
初起恶寒高热流清涕,继则咽痛发热口渴苔黄,此属高热神昏烦渴多日,突见肢冷,汗出脉微,此属
"主运化"功能有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低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需返工弥补的工程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及时()。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得名,简称“晋”,古称河西,省会太原市。()
你们单位的局长经常越过科长给你下达任务,对此科长很不高兴,请问你要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
我们今天的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得到今天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付出的劳动;一部分是为未来的发展而预先支付的劳动。当这两部分的比例前者木于后者时,说明我们的劳动尚处在较低级阶段;而后者远大于前者时,则说明我们的劳动层次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只有通过社
事实显示害怕乘飞机是没有理由的。仅在1986年,在高速公路上有46000人丧命。但是从1980年到现在,在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每年仅有77人死亡,地区航线稍微高一点。如果上面引用的证据都正确,为评价论据的有力性,下面哪一项最需要知道?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