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课文第4段中说道:“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时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

admin2019-07-08  23

问题 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课文第4段中说道:“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时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契诃夫在这里刻画了别里科夫怎样的形象?
  生:刻板、循规蹈矩。
  师:哪个词语能体现你所说的这种特点呢?
  生:“凡是”“千万”。
  师:找得非常准确。“凡是",说明只要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都不会做,也不允许别人去做。“千万”,那种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乱子的性格跃然纸上。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这两句话呢?
(一名学生读)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要尝试的?
  (另一名学生再读,全体学生鼓掌)
  师:很好,同学们揣摩一下,读前一句话的时候,应该把重音放到哪里?
  生(齐答):凡是。
  师:那读后一句话的时候,应该把重音放在哪里?
  生(齐答):千万。
  (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自己感悟一下。
  (全体学生自由朗读)
  师:好的,我们再来品味几句话,感知一下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第24自然段中说道:“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我们现在请一位同学用夸张的语气把这段话读一遍。
(一名同学用夸张的语气读完该段,全体学生鼓掌)
  师:非常好,读出了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感觉,让我们真实体会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得这么好呢?
  生:用那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喜欢训斥别人的口气来读。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我们听得出来,语气比较夸张。那你找找哪一句体现了夸张的手法。
  生: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教师范读几句夸张的语句)
问题:
请评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

选项

答案题干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 ①教师以读促思,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品味作品语言、体悟人物形象、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在上述教学实录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鼓励学生基于对人物的感悟、文本语境以及自身感受,阅读相关语段。学生尝试性朗读、教师示范性朗读与全体学生感悟性自由朗读相结合,层层递进,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 ②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上述教学实录中,教师以“凡是”“千万”关键词为切入点,提示学生对阅读语气的揣摩,以提问形式启发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点拨,使富有层次性的提问和总结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著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③教师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提倡个性化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在上述教学实录中,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以夸张语气展开的朗读,鼓励每个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以自己的理解品味文本语言,让学生自己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A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