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隐身”就是使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感觉与阅读原作一样,“现身”则是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请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admin2017-03-31  29

问题     如果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隐身”就是使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感觉与阅读原作一样,“现身”则是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请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选项

答案 译者的主体性:从隐身到现身 古今中外的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翻译,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将无法交流,人们将处于一个封闭、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翻译者的努力。 然而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仅仅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而译者则是“文化的搬运工”,“一仆二主”的“仆人”,甚至是“隐形人”等。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而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译者作用明显获得重视,主体性得以显现。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出现,译者主体性开始备受关注并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解构主义、阐释学等哲学理论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翻译即改写;翻译即目的性活动;翻译即创造性叛逆。翻译时,译者不是被动地复制原文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地、操控性地调整。翻译是一种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译者有目的地根据译语文化的要求而做出的抉择。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译者对原文的改写及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严复的《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当时列强横行、民族存亡的中国,严复心系民族安危,迫切希望通过西学开启民智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他有目的地进行改写,把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鼓舞了无数知识分子。同样,林纾为使国人觉醒并摆脱列强的奴役,有目的性、创造性地译就了《黑奴吁天录》。两部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的说来,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是译者对异域文化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为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译者必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异域文化进行调整。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还包括了作者和译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转换一个作品,而更是不同文化和传统之间的交流;翻译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的体现,更要求作品整体符合逻辑和呈现美感。因此,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而这项工作能否出色地完成,译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原著的读者,其次才是原著的传播者,最后还是译作的创造者,译者在这三种角色的扮演及转换过程中,都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译者是原著和译作之间的能动的桥梁,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也就是其与原著、与译语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处理好原著和译作的关系,做到因时、因事、因地、因人而变,要做到灵活翻译。译者有权也有自由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只是这样的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充分重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才能更好地发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以创造出更好的译本。

解析     作文题目中主要引入了翻译过程中译者“隐身”与“现身”这两种情况。译者隐身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读者就像在读原文一样,即所谓的“不可见性”;译者现身是指译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翻译时译者不是被动地复制原文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地、操控性地调整。作文时需要对隐身与现身进行联系说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Ew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