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admin2021-06-01  20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文介绍
    本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第二课,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师说》。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还可以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还应当有点儿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选项

答案(1)教学目标 ①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整理通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反复诵读,在准确翻译文本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②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结合时代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③把握文本内容,为课文划分层次,提取本文论点,厘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④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文的兴趣,传承学习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设计依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因此。将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文言知识、诵读、学习论证方法等设计为教学目标。 ②文本分析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劝学》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述性文章,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进行阐述。比喻论证的大量运用是其一大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提高议论文的表达和说理能力。 ③学情分析 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文言文。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但高中文言文词汇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要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本文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见解的古代议论性文章,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g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