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admin
2020-02-11
66
问题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思考探究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指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积累拓展
四、辨析下列各组划线词的不同意思。
1.武陵人捕鱼
为
业
不足
为
外人道也
2.便
舍
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
舍
俨然
3.见渔人,
乃
大惊
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
①
,日入从所憩
②
。
桑竹垂余荫,菽稷
③
随时艺
④
。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
⑨
王税。
荒路嗳
⑥
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
⑦
,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
⑧
欢游诣。
注:
①相合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②憩(qì):休息。
③菽(shū)稷(jì):泛指粮食作物。
④艺:种植。
⑤靡:无。
⑥嗳(ài):遮蔽。
⑦俎(zǔ)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
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预习提示
我们现在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你心中有“世外桃源”吗?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借助注释,通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8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赏析《桃花源记》语言特色,不少于200字。(20分)
选项
答案
《桃花源记》出自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之手,主要记述了一位渔人无意中闯入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和平恬静,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一千多年来,这篇文章在我国文学史上一直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章语言朴素,形象,生动。作者在对桃花源内外景象的描绘中,用语平实,层次感强。如在描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时,作者写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正是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所描绘出来的。有景有物,有色有香,反复咏叹,使读者犹如置身于艳阳高照、芳草葱茏的桃林堤岸,看遍粉红的花瓣被微风轻抚,而后纷纷落下的自然美景。还有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所见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语句,朴素且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这样生动质朴而又寓意深远的语言构成整篇文章的主体风格,成就了干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5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初中课堂实录的教学片段。T:Ok!Next,let’sreadthetextandchoosethebestheadingforeachparagraph.Readthepassageandchooseth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请简述教学中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8分),并列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三种途径(12分)。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正确搭配否定前缀dis-,im-,un-,non-。2.培养学生区分两种定语从句的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解方程的过程:求方程x(x一1)=x。解:x(x一1)=x两边同时除以x得x=2问题:(1)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哪步错了?分析原因;(2)针对该生的情况,请你设计一个辅导教学片段,并说明设
案例:某同学在求反比例函数,当x≤3时,求y的取值范围时直接将z≤3代入。问题:(1)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哪步错了?分析原因:(2)针对该生的情况,请你设计一个辅导教学片断,并说明设计意图;(3)怎样防范这样的错误呢?
案例:题目:如图2,在△ABC中,已知AB=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教学环节一教师:请大家仔细读题,(几分钟后)说说你的想法。学生1:设BC=x,,由,可得一个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于是转化成函数最值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谈谈你对有效的教学活动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傅雷家书两则》原文1954年10月2日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
随机试题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文中说“人之情也”,指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6)Concerningmoneyoranythingelse,conflictsbetweenhusbandandwifeusuallyreflectapowerstraggle.Conflictsbetweenpa
产生“薄厥”的病因,多是
结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有()。[2011年真题]
会议的规模与主题的不同,不应影响到会场的布局和摆放。()
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有思想家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认()
Fewscientificfieldsareasfullofriskasthatofresearchintohumanintelligence.Thetwoquestionsthat【1】overandovera
Companieshaveembarkedonwhatlookslikethebeginningsofare-runofthemergersandacquisitions(M&A)wavethatdefinedth
WhatWilltheWomand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