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大班数学的分类教学中,活动开始,老师出示了许多动物的卡片,请小朋友们上来把自己认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放在一起。航航上来将狮子、老虎与羊放到一起,其他小朋友马上大叫起来:“不对,不对,老虎和狮子会把羊吃掉的。”航航迟疑了一会儿,把羊去掉,然后将乌龟与狮

admin2016-08-05  69

问题 在一次大班数学的分类教学中,活动开始,老师出示了许多动物的卡片,请小朋友们上来把自己认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放在一起。航航上来将狮子、老虎与羊放到一起,其他小朋友马上大叫起来:“不对,不对,老虎和狮子会把羊吃掉的。”航航迟疑了一会儿,把羊去掉,然后将乌龟与狮子、老虎放在了一起。又有小朋友说:“不对,乌龟是生活在水里的,狮子和老虎是生活在陆地的。”航航有些为难了,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老师,但老师只是微笑地看着他并没有回应,他只好自己继续分下去,最后他把大象与狮子、老虎放在了一起。老师没有对航航的分类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接着又请另一位小朋友上来操作,就这样,老师连续请四位小朋友上来操作。结束后,老师总结说:“动物有很多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你认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请阐述理由。

选项

答案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物体的认识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材料,数学知识是高度抽象的知识,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才能获得。材料中的小朋友是在动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分类的。 (2)所谓“自觉”,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儿童往往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意识。主要是因为其动作还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还停留在具体动作的水平,而没有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 (3)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从自我中心向社会化过渡。材料中航航已经开始会听取小伙伴的建议去进行分类。 当然,教师的干预行为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如: (1)小朋友在操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教师没有给予直接的帮助,而是微笑着给幼儿回应,让幼儿尽量自己去解决。 (2)教师没有对小朋友的分类给予进行评价,而是在活动结束的时候给予一个总结性的评价:给物体分类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这种做法其实是忽略了幼儿操作中的过程性评价,而只是进行了结果性评价,所以是有失偏颇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1H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