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admin2017-05-26  31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选项

答案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认识到京剧不仅是我国的国粹,同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与情感内涵,通过学唱和表演进一步体会梅兰芳京剧艺术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认识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其人其事,并初步了解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梅兰芳其人其事以及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难点】 在学唱中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京剧戏服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要复习初中学过的京剧知识,并了解京剧“四大徽班”知识点。 2.教师穿戏服表演并演唱京剧《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片段。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师——梅兰芳。 (二)新课学习 1.大师生平 由学生介绍后教师归纳补充。 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剧演员,他的伯父是一位京剧胡琴演奏家。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演出。19岁时以一曲《一缕麻》红遍了大江南北。1927年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 梅兰芳在演技方面博采众长,承上启下,他不仅继承了前辈的优点,而且有所创新。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梅派”。 2.浏览欣赏一组梅兰芳的代表作品。 3.经典唱段赏析。 唱段一:《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完整欣赏: (1)视听思考:唱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 (2)学生试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情绪、唱段速度,梅兰芳的音色特点、身段表演特点等方面分析。 (4)学唱唱词:看大王。(要求:表现出人物情绪) 感受梅兰芳的唱腔特点。 (5)尝试配上眼神和手势演唱。仔细体会身段表演与唱词的结合特点。 师生互动: 教师演唱唱词,学生创编动作。(请一到两位同学到台前表演) 唱段二:《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1)试比较该唱段和《霸王别姬》中的人物情绪有何不同?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的?(引导学生从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分析) (2)播放梅兰芳演唱的视频片段。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小结: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伟大”在哪里?“美”在何处? (1)唱腔:嗓音圆润甜脆具备,唱腔醇厚流利,感情丰富含蓄。 (2)表演:姿势优美,动作与音乐强调合拍,富有节奏感。 (3)服饰:因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不同,并符合时代特点。 (4)创新: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特点,对旦角唱腔、表演、服饰、伴奏、舞台、灯光等进行创新。 (5)人格:蓄须明志、打针装病拒绝为日伪演出。 (6)把京剧推向世界。 梅兰芳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世界。(播放视频)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赴苏联访问演出,获得盛誉。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三)拓展与探究 欣赏李胜素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视频。 比较:李胜素与梅兰芳表演的两个版本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梅兰芳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他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艺术。他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了世界,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象征,更是我国人民的骄傲。他被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VH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