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舞蹈课《胶州秧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开始请学生观看了东北秧歌的视频,请学生说说对于秧歌的了解,随后导入到本节课《胶州秧歌》的教学中。之后,教师用了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了胶州秧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用了30分钟的时间

admin2021-07-29  33

问题 案例:
    在舞蹈课《胶州秧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开始请学生观看了东北秧歌的视频,请学生说说对于秧歌的了解,随后导入到本节课《胶州秧歌》的教学中。之后,教师用了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了胶州秧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用了3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细致讲解了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并跟随音乐给学生整体进行了示范。最后5分钟,请学生跟着音乐完整跳了一遍,很多学生还是无法掌握,最后只能在遗憾中结束课堂。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选项

答案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1)该教学违背了“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育人功能。通过多样、生动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开掘创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音乐课程中的审美情趣,主要是指音乐学习者对音乐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的体验、感悟、鉴赏和评价,以及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创意表达、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认知、理解音乐艺术的本体构成特征,领悟音乐形式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拓展文化视野,培养美好情操。案例中,教师一直在讲解,让学生没有充分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2)该教学违背了“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音乐课程各模块教学,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施。对音乐实践的突出强调,应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增强艺术表现能力。案例中,教师课程讲解的时间过于冗长,导致学生练习过短。未能将音乐实践贯穿始终。 改进建议: (1)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观看视频,每一遍的观看都带着问题,如音乐的情绪、舞蹈的特点、情感表达等,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前提下再进行舞蹈学习。 (2)教师在讲解完秧歌的背景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舞蹈动作,在模仿的同时,解说各舞蹈动作的要领及特色,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主动寻找并发现胶州秧歌的特点。既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秧歌的了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GX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