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指题材严肃,意境雄浑,感情深

admin2018-07-19  25

问题 阅渎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按照要求答题。
    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指题材严肃,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则指情感和音韵的表现技法;从情感抒发的角度,指情感跌宕起伏,千回百折,郁结难舒。”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登高》来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并探究这种诗风形成的原因,尝试着更进一步了解“诗圣”杜甫。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解释讨论:你能从《登高》这首诗中读出“沉郁顿挫”的意味来吗?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
B、教师对“顿挫”的解释过于笼统,没有从音韵学的角度详细说明
C、教师先解释名词再引导学生讨论,意在营造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
D、教师解释概念,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沉郁顿挫”的含义

答案A

解析 题干教师由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导入,强调其诗歌内容上的“沉”与“郁”,诗歌形式上“顿挫”的情感表达技法及音韵表现技法等,以此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形式展开赏析。故A项说法正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结合学情来处理知识内容的详略分布。在题干教学导入中,教师讲解“顿挫”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形式特点,而非掌握详细的音韵学知识。故B项说法错误。教师解释名词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其意在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非使课堂气氛紧张严肃。故C项说法错误。教师向学生讲解概念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人体会诗歌风格、诗歌内容、诗歌形式上的特点。故D项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j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