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第二学段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假如你是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师,你在教学中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数感?(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观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第二学段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假如你是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师,你在教学中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数感?(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观点)
admin
2017-03-05
66
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第二学段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假如你是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师,你在教学中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数感?(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观点)
选项
答案
(1)体会感知,萌芽数感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自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当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才能真正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才会有由具体理解上升到抽象与概括的层次提升.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索与体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意识到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2)思考方法,建立数感 数学姓“数”,要进行数学式地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式地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解释并解决实际现象和问题,能从生活情境中看出数学的本质问题,这就是学生数感建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步渗透、探索与实践,注重学生数学感悟素养的培养. (3)应用反思,巩固数感 让学生了解数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助于使他们体会到数的意义,从而巩固数感.学生通常对于某个数的读与写、和与分等掌握得非常到位,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甚了解.此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将数与现实生活的应用相结合,将会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把握数的意义,有助于数感的巩固与提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iO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数学题库特岗教师招聘分类
0
小学数学
特岗教师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且每个声部只有一个人担任的演唱形式称()。
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为坐标原点,点A,B坐标分别为(0,4),(-3,0),点E、F分别为AB、BO的中点,分别连接AF、EO,交点为P.则点P坐标为().
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1,0),F2(1,0),离心率为1/2求椭圆的方程;
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a4=7,a1,a2,a5成等比数列.若数列{Tn}满足Tn=a2+a4+a8+…+a2n,求Tn
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
(山西)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a2=2,S5=15.若,求数列{bn}前10项的和.
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BC边的长为8,BC边上的高为6,∠B和∠C都为锐角,M为AB一动点(点M与点A、B不重合),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在△AMN,中,设MN的长为x,MN上的高为h.将△AMN沿MN折叠,使△AMN落在四边形
随机试题
排烟阀的启动方式为()。
度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线。()
试述心源性休克的病因。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在强迫症的生化病因机制中,正确的是
某市S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时,认定被告应赔偿原告损失8888.88元,但是在判决书中误将数字写成88888.8元。现在判决书已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在下列情况下,S区人民法院应如何纠正这个错误?()
银行拥有的产品线越多,其产品组合宽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宽。()
Wheredothespeakerswork?
Thepilot______severeinjurieswhentheplanecrashedintothemountain.
Fromchildhoodtooldage,wealluselanguageasameansofbroadeningourknowledgeofourselvesandtheworldaboutus.Whe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