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材料: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取得学生对他的依赖,他与学生
材料: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取得学生对他的依赖,他与学生
admin
2019-03-14
43
问题
材料: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取得学生对他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问题:
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赵老师应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
选项
答案
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所学到知识进行分析、再创造,制订一套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案,既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IV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以初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为例,阐述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如何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案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一节习题课上,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教师甲】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不同于A、D),连CE.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连接DF,
案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一节习题课上,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教师甲】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不同于A、D),连CE.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连接DF,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举例说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并阐述二者间的关系.
己知抛物面方程2x2+y2=z.(1)求抛物面上点M(1,1,3)处的切平面方程;(2)当k为何值时,所求切平面与平面3x+ky-4z=0相互垂直.
试述“数学的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数学教学原则的内涵,并以“在是无理数”的教学说明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该教学原则。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上,入射角为π/6,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出旋转曲面的方程。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该节课的重点。某教师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你能说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四边形内角和吗?你能基于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证法,得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
王强是一位快递员,他负责A地到B地的送货任务,送货方式为开汽车或骑电动车。他分别记录了开汽车和骑电动车各100次所用的送货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开汽车:平均用时24分钟,方差为36骑电动车:平均用时为34分钟,方差为4;分别用X和Y表示开
王强是一位快递员,他负责A地到B地的送货任务,送货方式为开汽车或骑电动车。他分别记录了开汽车和骑电动车各100次所用的送货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开汽车:平均用时24分钟,方差为36骑电动车:平均用时为34分钟,方差为4;根据上述数据,你会
随机试题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周围血管征见于
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关于自知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兼业代理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符合助理会计师任职的基本条件的有()。
约束理论中3个基本计量指标为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他平生功绩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又表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