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对下面教学过程的分析,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 【课程名称】 《光辉的历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目

admin2016-04-19  36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对下面教学过程的分析,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
  【课程名称】
  《光辉的历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目标】
  (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阅兵式资料资料。
  教师可请学生边欣赏边做简单的动作体验军人的风采。
  2.简单谈谈对解放军的印象。
  二、感悟体验
  (一)学唱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聆听歌曲,出示歌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曲学习)
  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教师提示从歌曲的节奏、旋律的进行及歌曲塑造的形象几个方面思考。
  2.学生讨论回答。
  生:乐曲描绘了人民子弟兵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从而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强大的力量。
  3.视谱演唱
  (1)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2)找出歌曲各部分节奏、旋律的特点。
  引子部分是什么情绪?节奏有什么特点?
  引子部分由1、2小节构成。“向前、向前、向前"的号召声,以主音重复的音高进行引出了附点八分节奏的动机:模仿冲锋号效果,吹响坚定的战斗号角,令人振奋。这个动机贯穿歌曲始终,是推进音乐发展的核心动机。此处最后一个音可以适当延长时值,为歌曲主体部分的进入做好情绪和声音准备。
  第一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从3—37小节构成AA’的结构。从主音出发,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围绕主三和弦的和弦音依次上行,进行到高八度主音,以附点四分节奏得到强调。这段歌曲以主和弦为骨干音,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和具有稳定感的均衡、规则的八分节奏交替出现,形成充沛、激昂的律动感。高潮部分由  附  点八分节奏构  成的  核心  动机三  次重复强调,扩充了乐句结构,由低向高推进到达歌曲最高音,构成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宏大气势和强大力量。
第二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从38—45小节构成简短的连接句。休止符运用缓解了音乐前进的动力,形成短暂的休憩,以及情绪和力量的转折,为歌曲最后高潮的到来做了铺垫。
第三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
第三段从46小节至结束。在平稳的两个乐句之后,附点八分节奏构成的核心动机由低向高不断推进,在高音上短暂停留之后,坚定地结束在主音上。整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特点,富有动力感,以及坚定不移、奋勇向前的气势。
(3)也可请学生拍一下附点节奏特点的乐句。
4.填词演唱。
教师提示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特点一一塑造的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所以气息要稳,吐字要清晰,不能拖泥带水,并在重点句的地方反复学唱。
5.介绍歌曲背景,增加歌曲的感染力。
师:1939年7月,作曲家郑律成和诗人公木所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党中央批准,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历史证明这首歌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一直唱着它胜利前进。可能学生不会注意到这首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朝鲜人,他在1933年,来中国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后定居中国。他虽是朝鲜人,却用铿锵的旋律、激昂的号角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利于体会歌曲的情感。
6.学生有感情演唱。
师:注意歌曲的、力度,和激昂奋进的气势,豪迈的情绪。
7.教师范唱进行比较。
(1)教师范唱。
(2)请学生进行评价,并与自己演唱的进行比较。
8.聆听歌曲,进一步体验。
(1)聆听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
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感受、分析单三部曲式,针对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可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模进等。
9.师生起立跟伴奏同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起立与老师一起跟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伴奏共同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挥,提示力度、情绪的变化。)
(二)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
师:这首歌体现了什么时期的情景呢?
生: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
师: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和情绪?
生:毛委员和江西人民深厚的军民之情和优美、乐观的情绪。
学生补充: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
2.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小组交流。
3.再次聆听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师: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生:歌曲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江西民歌色彩,节奏跳跃有力,歌曲的衬词“咳罗咳”,不仅突出了民歌的特点,也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
师:这是一首江西民歌。音域不宽,五声徵调式,曲调顺畅琅琅上口。第三句节奏撑开,乐句扩展,并加上语气助词“咳!”,形成情绪抒发的高潮,生动体现活泼、自由的情绪,和军民同乐、官兵一致的喧腾、欢快的集体气氛。
4.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具体感受一下毛委员和江西人民深厚的鱼水之情。
(1)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一段。
师:看谱例1轻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一段,这段讲了什么?
生:毛委员和人民吃在一起。
师:吃的是什么?
生:红米饭、南瓜汤、野菜等。
师:生活怎样?
生:很苦。
师:他们觉着苦吗?
生:味道香。
师:那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吃的是野菜还觉着香?
生:因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生:说明了毛委员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红军和人民齐心抗日。
师:你认为怎么唱好第一段?
生:歌声整齐体现人民心齐,情绪饱满地演唱。
(2)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二段。
师:看谱例2轻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二段。
师: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呢?
生:毛委员和我们住在一起。
师:晚上睡觉盖的是什么?
生:金丝被。
师:真的是金丝被吗?
生:是软又黄的干稻草。
师:为什么把它比做金丝被呢?
生:虽苦犹甜。
师:体现了什么?
生:体现了军民的乐观精神。
师:这段讲了什么?
师:演唱情绪呢?
生:带着乐观的情绪齐唱第二段。
(3)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三段。
师:看谱例3轻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三段。
师:齐唱第三段,这段讲了什么?
生:穿草鞋,背土枪,反“围剿”斗志昂,毛委员带领红军一起打仗。
师:体现了什么?
生:毛委员和人民同生共死的真实情感。
师:谈谈毛主席为什么那么受战士们的尊重和爱戴?
生:毛主席为大众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做到了有感情地演唱。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体验到了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

选项

答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的歌唱和欣赏过程,培养高尚的音乐兴趣,体验音乐审美的愉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委员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这节课涉及的歌曲都是早于学生出生的年代创作的,他们学唱其中的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因此学生不可能完全体会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教师从歌曲背景、旋律、歌曲内容、音乐特点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次聆听感悟歌曲,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xH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