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部分内容如下: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部分内容如下: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
admin
2022-08-12
53
问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部分内容如下: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学探究】
取两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如图3-3所示),其中1支试管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另1支试管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目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片刻后,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二者是否出现了区别?
问题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2:你所得到的信息中能获得什么结论?
室温下,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必修1和必修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的氧化反应”等知识。
要求:
完成“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烷与氯气反应现象的探究,学习观察现象,理解反应事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感受科学方法存化学学习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问题1:清用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别表示出甲烷。 问题2:前一节课中,学习了甲烷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可以发生什么反应?清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
4
+2O
2
[*]CO
2
+2H
2
O 评价学生的问答情况。 过渡: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除了与性质活泼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以外,如果遇到活泼的氯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环节二:讲演结合,讲授新课 板书: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实验:取2个100mL的量筒,第1个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20mL CH
4
和80ml Cl
2
,用黑袋套住。观察发生的现象。 第2个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20mL CH
4
和80mL Cl
2
,放在光亮的地方,不让日光直射,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第1个量筒没有变化,第2个量筒壁上出现油滴,量简内的液面上升,气体颜色略微变浅,并析出白色晶体。 教师引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可能生成什么物质?请大家互相讨论,然后回答并说出理由。 学生讨论并同答:氯气参加反应,因而逐渐减少,黄绿色逐渐变浅,液面上升,油状物质是新生成的物质,分子式中应该含有氯原子,还可能生成氯化氢,可以用pH试纸验证。 教师用pH试纸验证,得出pH试纸变红的现象。 教师引导:生成氯化氢,那么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应该怎样书写?清大家试着写出来。 学生书写:CH
4
+Cl
2
[*]CH
3
Cl+HCl 教师讲述:像甲烷这样,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作取代反应。一取代产物称为一氯甲烷。实际上,甲烷分子里的氢原子是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的,清大家依次写出其他的反应产物。 学生书写: [*] 环节三:动画演示,巩固提高 多媒体:动画演示甲烷的取代反应就是甲烷分子中处于四个顶点的氢原子逐个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化甲烷的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取代反应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反应类型有相似之处?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并回答:与置换反应有相似之处。 置换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 (1)取代反应不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而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2)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该反应能否进行,一般受温度、光照、催化剂等影响较大。而置换反应是无机反应与这些条件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 (3)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一般为可逆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结束课堂 师生总结本节的学习历程及主要知识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o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结束《祖国歌》学习后,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这首歌曲,编创一段舞蹈,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上述案例中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哪一个教学模块?()
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必修“歌唱”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演唱《伦敦德里小调》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
案例:在一节高中合唱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地进行合唱,教师针对合唱歌曲,介绍了整个音乐的发展流程及作品背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之后针对各声部的音乐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声部的音乐特点,合唱起来更加好听。最后老师请所
音乐鉴赏课《沃尔塔瓦河》课堂上,教师播放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的各个乐章,带领学生感受交响诗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这体现了音乐艺术中,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主要是通过()。
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视频,并请学生分组模仿梅兰芳的动作与唱腔,以加深学生对该选段的印象。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在学生学习了“脊椎动物”内容后,某教师为了讲清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征,设计了以下板书。表中的每个空白就是一个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填写。问题: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物种间关系的是()。
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光照适宜的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随机试题
SevenSecretsofNaturallyThinPeople[A]Youhatethem.Youknowthetype…theoneswhoneverbataneyewhenitcomestim
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HaveyoueverhadtodecidewhethertogoshoppingorstayhomeandwatchTVonaweekend?Nowyou【C1】_______dobothatthesa
妊娠妇女睡眠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破伤风治疗最重要的环节是
()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包了某医院住院大楼的机电安装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智能化等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固定单价合同,签约合同价为5000万元,其中含暂列金额为500万元。合同于6月16日签订.合同约定:工程的设备、材料由业主指定品牌,
为形成各类报表和报告,信息管理应当建立()的工作流程。
某公司抽查100人报考考研班的情况,其中有40人报考导航,38人报考争流,35人报考起航,同时有15人没有报班,有12人参加了三个教育机构的考研班,问有多少人报考了两个教育机构的考研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