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过度的压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劳现象,某外企公司项目策划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压力,大多数工作人员每天加班超过2个小时,而其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能够正常上下班,该公司规定,平均每天加班超过1个小时的员工都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上述信息最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过度的压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劳现象,某外企公司项目策划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压力,大多数工作人员每天加班超过2个小时,而其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能够正常上下班,该公司规定,平均每天加班超过1个小时的员工都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上述信息最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dmin
2018-01-09
34
问题
过度的压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劳现象,某外企公司项目策划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压力,大多数工作人员每天加班超过2个小时,而其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能够正常上下班,该公司规定,平均每天加班超过1个小时的员工都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上述信息最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选项
A、每天能够正常上下班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过劳现象。
B、该公司的工作压力集中于项目策划办公室。
C、大多数得到公司奖金的员工有过劳现象。
D、只有加班的员工才有工作压力。
E、每天正常上下班的人都不能得到奖金。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所有项目策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有压力,D项错误;不确定正常上下班的人员压力是否过度,A、B两项过度推断:不能确定正常上下班的人有没有其他理由获得奖金,E项不能推出;由大多数加班超过2个小时,且加班超过1小时就有奖金,以及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过劳现象可以推出C项。故答案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9e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GRK真题]甲:从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人们不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乙: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知识的增加,对专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因此,互联网反而会增加我们咨询专家的机会。
[2011年真题]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
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个人工作一个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
分析下述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政府应该提高邮资的价格,以改变邮政服务恶化的现象。毫无疑问,这种解决方法是有效的,因为收入会随着邮资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同时邮件数量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可消除现有邮政体制的束缚
原来装配一台机器要用2小时,改进技术后,装配同样的一台机器只用1.5小时,原来装配50台机器所用的时间,现在可装配()台.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1小时后他们分别到达各自的终点A和B若从原地出发,互换彼此的目的地,则甲在乙到达A之后35分钟到达B,问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之比是().
分析下述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货车运输公司不用支付高速公路的使用税,只需支付一部分的高速公路保养费,铁路运输每年要花费上百万来保养和改善它们的设备。并且运输同样多的货物,铁路的燃料消耗量比公路的要少三分之
许多动物的心理智能行为研究几乎不能揭示老鼠和猩猩之间的任何不同。对这类结果的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研究本身还有欠缺。上述推理依赖以下哪项未陈述的前提?
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之,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以上论述的假设前提是下列哪一项?
有些工程师有博士学位,因此,有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技术水平很高。为了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随机试题
A.气滞血瘀B.气不摄血C.气随血脱D.气血两虚E.气血失和肝病日久,两胁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下列关于行政法规的解释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企业通过开户银行将款项汇往外地某银行开立采购专户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中,()业务平时可能会发生汇兑损益。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4%。()
A、 B、 C、 D、 B
透明网桥标准STP定义在()标准中。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