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dmin
2015-04-22
56
问题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选项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却与列强签订条约,可以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错在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s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列不属于中学化学习题基本功能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物质的结构组成和主要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乙醇、乙醛、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材料二某版本教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Br2,加入适量氯水B.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
案例:下面是某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空气”的教学实录。[谜语引入]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展示一只空烧杯)烧杯中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空气。[提问]你对空气
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哪些问题比较严重;哪些问题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种教学活动属于()。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由于I2是较弱的氧化剂,所以直接碘量法只能测定一些较弱的还原剂。
金融机构依法按一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是【】
乳糖不耐受者容易耐受酸奶的主要原因是()。
下列关于细胞静息电位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焦虑症治疗时最常用的药物是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检察机关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现在法纪监督、经济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监所监督5个方面。下列哪一选项不
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有()。
材料: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叫大家交流阅读感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中国的“酒文化”古已有之,《世本》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事物纪原》载:“杜康始作酒”。几千年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_______,“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浩叹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