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简述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admin
2019-11-30
30
问题
简述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选项
答案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提出的,之后麦金农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最优货币区是指对于某一个区域来说,如果使用共同单一货币和实施共同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那么这个区域就是一个最优货币区。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最优货币区的选择问题。若一个国家适合单独组成一个货币区,那么意味着这个国家适宜选择浮动汇率制;若一个国家适合与其贸易伙伴国组成一个货币区,则该国适宜采取固定汇率制。 判断一国是否适宜与其他国家之间组成一个货币区,主要的判断标准有如下几个: (1)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性程度标准 蒙代尔认为生产要素流动性与汇率制度的弹性之间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国家之间要素的流动程度越高,它们之间越适宜组建货币联盟,也即越适合选择固定汇率制。理由是,当一国国际收支因其贸易伙伴国对其产品需求减少而出现赤字,若资本国际流动程度高,则可通过资本的大量流入来融通贸易赤字;若劳动力国际流动程度高。则可采取紧缩措施减轻赤字而无需担心失业问题。 (2)经济开放程度标准 麦金农认为以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规模大小来衡量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加入货币联盟则越有益。理由是,贸易品部门占的比重越大,越容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因而越倾向于采取固定汇率制。 (3)产品多样化程度标准 凯恩认为一国进出口产品越是多样化,一国越倾向加入货币联盟、实行固定汇率制。理由是,一国进出口产品越是多样化,一国出口收入和进口支出越稳定,一国国际收支越稳定,因而不需汇率的变动进行调节,固定汇率制越可行。 (4)金融一体化程度标准 英格拉姆认为一国与他国之间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较小的利率变动就可以吸引必要的资本流入来融通其国际收支赤字,越不需要依赖汇率变动进行调整,固定汇率制就越有利。 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根据有关最适货币区理论,赫勒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是: ①经济开放程度; ②经济规模: ③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④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⑤相对通货膨胀率。这些因素具体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经济规模小,或者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一般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而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动较为客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yI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某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20.3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送1股,配2股,配股价为5.50元/股,求其除权参考价。
认为利率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均衡的理论是()。
简述MM资本结构理论的含义和理论假设前提。
某股份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1)年息税前收益2400万元;(2)所得税率25%;(3)总负债5000万元,平均利息率8%;(4)发行普通股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5)每股账面价值2元;(6)该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2,目前国库券收益率4%,
简述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交易。
下列关于比特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是()制度的三大特点。
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在货币的传导机制方面作了什么补充和修改?行会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再贴现利率、调整基准利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等)来控制货币的供给总量。就命题形式而言,主要考
下列关于市盈率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光学平直仪用来检查()误差。
关于苯二氮革类药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依据监督检查的需要,药监部门对药品抽查检验时
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能从多种渠道获取内幕信息,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律管理。()
下列各项中,关于事业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下列表述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全部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软件,这里的系统资源是指()。
某机构开发了一套选拔性测验,有100名考生参加了测验,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1,一年后又搜集了这100名考生的工作能力分数,平均数为500,标准差为110,考生的测验分数与工作能力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80(以工作能力分数作为校标分数),选拔性测验次数分布
回答了“人为了什么活着”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的是
•Youwillhearfiveshortrecordings.•Foreachrecording,decidewhatthespeakeristalkingabout.•Writeoneletter(A—H)nex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