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
admin
2019-12-10
47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现如下。
实验2—1:
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
2
O
5
)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等内容,学习了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常见仪器的使用等基础知识:本单元接下来将要学习氧气、制取氧气等知识。
问题:
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空气的组成”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②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 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那么大家说一说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1.空气中有氧气,我们吸入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2.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教师】同学们都说空气中含有氧气,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含有多少。 大家前后两桌4人组成小组,讨论实验2—1的实验步骤,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②为什么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为什么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④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①预先要加入少量水是要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②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③“立即伸入”是为了防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④气体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冷却至室温。 【教师补充】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等于水进入到集气瓶内的体积。红磷要过量是为什么呢? 【学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学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与结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教师讲解】其实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学生讨论】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教师讲解】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
2
O
5
)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 【补充】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①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②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思考:红磷能不能换成镁条或者铁丝?为什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q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旋律的创作素材来源于()。
李老师在高中音乐课《好汉歌》的教学目标当中写道:“通过教师领唱,学生应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这个教学目标很适合运用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哪一个模块?()
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分析调式调性。(2)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名称,并画出结构图示。(3)说明作品第二乐段的创作特点。
下列选项中,乐曲的结构曲式运用手法与图示结构“A+A1+A2+A3+A4+A5……”大体一致的是()。
在唱歌课《雪绒花》学唱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都很投入并轻柔地演唱这首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突然听到从角落里冒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里的一位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发出的,他平时就喜欢下课时在走廊里大声唱歌,并引此为
关于指挥的说法,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课程名称】鉴赏歌剧《白毛女》【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略【教学重难点】略【教学过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教师进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根据经验、观察、调查或资料收集来寻找子课题。课题名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设计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随机试题
两台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既病防变属于"虚则补之"属于
药品广告须经企业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
人耳对()的声音感觉最灵敏。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有()。
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应当存放在指定银行,以从根本上杜绝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产。()
赵某在公共汽车上因不慎踩到售票员而与之发生口角,售票员在赵某下车之后指着他大喊:“打小偷!”赵某因此被数名行人扑倒在地致伤。对此应由谁承担责任?()
2010年,北京地区海关进口额约为2005年进出口总额的多少倍?( )
在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就职的张晓鸣需要制作一份供新员工培训时使用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按照下列要求,并参考“完成效果.docx”文件中样例的效果,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在幻灯片5中,参考样例效果,将项目符号列表转换为SmartArt图形,布局为“组
Yearsago,manyofthemachineswereoperated______butnowtheyareoperatedbycompute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