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admin
2021-09-29
60
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亚细亚”和“欧罗巴”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衔接过渡,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有特色。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要求:
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城市及著名自然风光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所在的国家和大洲。引出亚洲和欧洲,导入新课。 【设计理由】展示相关图片,直观形象,给学生以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轮廓图,请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资料回答问题。 ①亚洲和欧洲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②亚欧大陆的概念是什么? ③亚洲在哪个半球? ④亚洲的纬度范围大致是什么?都跨越哪些温度带? ⑤亚洲的经度范围大致是什么? ⑥亚洲周边的大洲和大洋有哪些?它们与亚洲的位置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指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教师引导:根据刚才的回答,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出发。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即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设计理由】利用地图,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自己读图并回答。 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理由】让学生根据确定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学以致用,巩固所学,利于学生掌握分析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由】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作业:课后预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包括气候和地形。 【设计理由】课下预习为下节课做准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l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的混合物22.4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在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在pH=1的含有Mg2+、Fe2+、Al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有()。①Cl-②NO3-③SO42-④S2-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其中有45.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
在课堂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按来源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A型,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B型,教师个人知识;C型,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必将引发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变化。问题:分析A、B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内容标准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建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材料二教科书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教师想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掌握程度,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某教师为检测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的做题步骤。题:如图所示,能量为1000eV的电子流从面积足够大的两极板中央斜向上进入匀强电场,其初速度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为了使电子
在图4的静电除尘示意图中,a、b是直流高压电源的两极,P、M、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PM=MN。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下列均为腹部视诊时注意事项,但哪项应除外?
30岁妇女,经前乳房胀痛及出现肿块,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
下列物质可作为超临界流体的为
法律文化对法律意识是一种包容关系,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但两者不是同一的,其区别主要有下列哪些方面?()
机械式防护装置的特点有()。
亲和效应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亲和效应?
市里来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现在要选一批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做街道顾问,如果你作为组织者要怎么开展这个工作?
5,10,5,25,(),85
IQ=100+15Z计算的是()
TheSacrificeatMasada[A]Onediscoveryalwaysleadstoanother.ArchaeologistsworkingneartheDeadSeabecamecuriousabou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