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admin
2021-09-29
83
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认识大洲”的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内容。
“亚细亚”和“欧罗巴”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衔接过渡,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有特色。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要求:
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城市及著名自然风光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所在的国家和大洲。引出亚洲和欧洲,导入新课。 【设计理由】展示相关图片,直观形象,给学生以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轮廓图,请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资料回答问题。 ①亚洲和欧洲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②亚欧大陆的概念是什么? ③亚洲在哪个半球? ④亚洲的纬度范围大致是什么?都跨越哪些温度带? ⑤亚洲的经度范围大致是什么? ⑥亚洲周边的大洲和大洋有哪些?它们与亚洲的位置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指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教师引导:根据刚才的回答,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出发。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即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设计理由】利用地图,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自己读图并回答。 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理由】让学生根据确定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学以致用,巩固所学,利于学生掌握分析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由】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作业:课后预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包括气候和地形。 【设计理由】课下预习为下节课做准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l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在下图所示支管中,一管装入2.3g金属钠,一管装入HgO,同时加热两部分,Na完全燃烧,若加热后容器里空气成分基本未变,则HgO的质量可能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
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加强理解,对重要的知识加深印象,以便牢记和掌握。某教师在教授元素概念的时候,打了如下一个比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相当于人类是所有人的总称、犬类是所有狗的总称一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有关“化学肥料”的教学设计片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化学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从化学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如图1所示;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传输,如图2所示。根据上
案例:某老师讲完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后,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我们喝了一口该盐水后,由于分子(或离子)运动的不规则性,会不会造成我们喝的那一口盐水中钠离子数量少于(或多于)氯离子数量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问题结果进行了设计和分析。【试题】Na2SO3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某学生按照如下方案计算Na2SO3样品的纯度:①准确称取样品w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②向小烧杯中滴入________
随机试题
下列哪项提示结核病灶的痊愈
下列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错误的是
收益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对于融资融券方而言是其的( )。
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0×4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4年6月30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
根据资源税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心理学家认为许多人在冬季比在夏季更易于受心理问题影响,并称这种现象为季节性情感紊乱。他们这一结论是以被调查者按要求对过去不同时期感受的回忆的调查结果为基础的。但是,有关人们是否都能清楚准确地回忆起他们过去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是不清楚的。所以,调查结果并不能证明
设函数y=y(x)在(一∞,+∞)内具有二阶导数,且y’≠0,x=x(y)是y=y(x)的反函数.求变换后的微分方程满足初始条件y(0)=0,的解.
在VisualFoxPro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Mr.Green,togetherwithhiscolleagues______apartyinthenextroo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