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作业: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admin2018-03-28  40

问题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作业: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做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的思维规律来看,应放在第三题发问
B、第二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
C、第三题意在让学生具体结合本文,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D、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语段,从而学会应用于写作,着眼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写作能力

答案B

解析 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题在第一题的阅读基础上设置,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故C项错误。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故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D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