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要求: 教学材料:

admin2018-03-24  38

问题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要求:
   
    教学材料:
   
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选项

答案教学过程 (一)感知乐曲 1.初听乐曲,教师揭示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一首。并提问同学听完的感受,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得出乐曲旋律温馨甜美的结论。 2.复听乐曲,教师提问:你们想到了童年的哪些情景?(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乐曲 1.教师播放《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根据旋律特点划分乐段,并用字母表示乐曲的段落。(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答:三个部分。) 2.教师引领学生分段对乐曲展开赏析。 (1)播放乐段A,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思考:乐段A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并说出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特点:该乐段的调性为F大调。旋律缓慢抒情,带有沉思、幻想的味道,分为2个乐句,后面的每一句音乐都是从第一句音乐变化而来的,前乐句是开放性乐句,由属音经行,结束到属和弦上,中间出现了复调因素织体语言。后乐句结束在主和弦上,是收拢性乐句,左手伴奏变为和弦式。) (4)教师播放B乐段,提问:B乐段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跟A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学生自由发言。(生:跟A段有相似的感觉,第一句的情绪变得有些低沉,到了第二句开头的音高了,后面的旋律也跟着升高,仿佛是浓雾里出现的太阳,它的音乐色彩是明亮的) (6)教师讲解:B乐段分为两句,材料来源于A乐段,使用旋律发展手法,运用主题中抑扬格的上行四度的属音进行到主音的旋律动机来展开,没有出现新的主题。 (7)完整聆听B段。 (8)师生共同欣赏A’乐段,教师提问:这一段和哪一段相似? (9)教师讲解:这一段的第一句,与A段的第一句完全相同,第二句使用了节奏重复的变化,改变了节奏的单调性,丰富了乐曲的和声,最后终止在主和弦上,所以给这一段的名字是A’。 (10)教师提问:结尾什么样的?带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缓慢的,依依不舍的感觉,对童年回忆的想念和不舍) 3.完整聆听《梦幻曲》,试着哼唱主题乐句。 4.教师提问并总结乐曲的结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大家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充分地了解了,谁来说一说乐曲的结构是怎样的?答: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全曲开始于F大调,运用了一系列的转调,调式很丰富,4/4拍子,不太快的行板。全曲结构简单明了,三个乐段各包含两个乐句,都属方整型的乐句。 A(1—8)是呈示段,是本曲的主题,分为两个乐句(4+4),前乐句是开放性乐句,由属音经行,结束到属和弦上。B材料来源于A段,其结构形态依然是4+4的方整型结构。但调式调性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对比发展,调式调性的不断变化,使得旋律增加了新的色彩。A’是A乐段的原样再现,这一写法可以确保单三部曲式作为整体结构的调性稳定和结构的完整统一性。 (三)拓展延伸 介绍舒曼生平成就,欣赏舒曼的其他作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qH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