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
admin
2018-07-19
61
问题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成”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短新闻两篇》,另一篇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单元另外两篇课文为《包身工》和《飞向太空的航程》。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场实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选项
答案
教学活动: 1.学生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 2.教师在学生填写表格时,全班走动,指导学生填写。 3.同组学生互相检查,并讨论所填内容。 4.学生推荐代表说明所填内容,教师引导正确填写表格内容。 [*] 5.教师提问 (1)作者为什么要在描述现场实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引起人们思考历史.同时增强自豪感。 (2)作者在描述现实与历史的同时,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与之结合起来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作者感受融入其中,既让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使现实与历史有机融合起来。 6.教师总结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如果能在描述现场实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就能够大大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并通过作者的感受,把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融合起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k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教师使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语言呈现?请具体分析。(2)此片段遵循了语言呈现的什么原则?请具体分析。T: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吗?你可以用英语来问问。S;Doyoulikeyell
请设计一节写作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用英语写介绍CulturalRelics的短文。(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下面是某初中课堂教学片段。T:(referringtoapicture)whereisJohn,LiLei?S1:HehasgonetoShanghai.T:HowmanytimeshashebeentoSha
推理(inferring)是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之一。请解释推理的基本内涵(7分),简述训练该项技能的注意事项(9分),并用英语写出两个可以检测阅读理解的推理性问题(4分)。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试判断直线l:与平面π:3x—y+—2z+1=0的位置关系,并求出直线l与平面π的夹角的正弦值。
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发现勾股定理的希腊数学家是()。
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AB1与上底面ABCD成60°角,则A1C1到上底面ABCD的距离为()
设△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且a2+b2=c2。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这是勾股定理的逆命题)
随机试题
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不得超车。
舟车丸的功用是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咯吐粘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
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2010年)根据《宪法》规定,关于国务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F公司是一个家具制造企业。该公司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
()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关于网络安全服务的叙述中,______是错误的。A.应提供访问控制服务以防止用户否认已接收的信息B.应提供认证服务以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C.应提供数据完整性服务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删除D.应提供保密性服务以防止传输的数据被截获或篡改
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