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教师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时,指出文句“旦视而暮抚”运用了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类修辞手法。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理解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类别,教师出示以下句子为例。其中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一项是( )。
教师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时,指出文句“旦视而暮抚”运用了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类修辞手法。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理解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类别,教师出示以下句子为例。其中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一项是( )。
admin
2019-07-09
72
问题
教师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时,指出文句“旦视而暮抚”运用了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类修辞手法。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理解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类别,教师出示以下句子为例。其中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一项是( )。
选项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句子“旦视而暮抚”运用了同句互文的修辞手法,其实际意义为“旦暮视而旦暮抚”,结构上互省,语义上互补。A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运用了邻句互文的修辞手法,其实际意义为“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B项,“主人下马客在船”运用了同句互文的修辞手法,其实际意义为“主人与客下马在船”。C项,“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运用了邻句互文的修辞手法,其实际意义为“榆柳桃李荫后檐,榆柳桃李罗堂前”。D项,“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对偶,意为“两人举手告别,两人情意绵绵都依依不舍”,未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y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某些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设计任务:请参考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1Whattimedoyougotoschool?一课3a和3b部分的语言素材,设计一节听说课的教学方案。学生概况:本班为中等城市普通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0人。多数学生已具
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学片段:T: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吗?你可以用英语来问问。S:Doyoulikeyellow/apples/cats?T:Yes,Ido.Ialsolikemany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通过组织乐队进行演唱来听说读写某些词汇。(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述外语教学中反馈的两种主要类型,列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三种途径,以便及时给予反馈。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素材,设计一个15分钟的口语教学活动,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要包括以下几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案。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案例: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该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哪些问题?(2)该批改方式可能会导致哪些负面结果?(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下面是一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词汇教学的课堂板书。结合图示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图1和图2体现了词汇教学的哪两种方法?(2)这两种词汇教学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3)这两种教学方法遵循了词汇教学的哪两个原则?
简述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的含义(4分),列举两种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或手段(8分),并提出实施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8分)。
随机试题
神圣的,神的adj.s_____
患者,男,35岁。胃溃疡伴有慢性出血,大便潜血(+),患者近日感无力、心悸,临床诊断:慢性失血性贫血。在原有治疗溃疡病药物的基础上,应加用何种药物治疗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以下各项所得适用累进税率形式的有()。
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不成功,基金管理人须承担证券投资基金募集费用。()
下列四类公募另类投资基金门类,()不属于QDⅡ。
以下有关保证责任,说法正确的有()。
二次型f(x1,x2,x3)=xTAx=的规范形是______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3者之间的关系是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有如下程序:#include#includeusingnamespacestd;classFather{public:Father(str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