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A公司股票的贝他系数为2.5,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成长率为6%,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A公司股票的贝他系数为2.5,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成长率为6%,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admin
2014-01-21
101
问题
A公司股票的贝他系数为2.5,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成长率为6%,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3)若股票未来三年股利为零增长,每年股利为1.5元,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增长率为6%,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选项
答案
(1)根据CAPM得预期收益率为16% (2)根据固定增长模型得内在价值为15元 (3)根据非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的计算公式: 该股票价值=1.5×(P/A,16%,3)+[1.5%×(1+6%)]/(16%-6%)×(P/S,16%,3)=1.5×2.2459+15.9×0.6407=13.56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s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学基础(金融)80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经济学基础(金融)80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假设消费者的生活分为两期。在第1期消费者劳动,获得收入,用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和储蓄;在第2期消费者不劳动,用笫1期的储蓄满足该期的消费。假设消费者在第1期的消费为C1,储蓄为S,劳动收入为W;在笫2期的消费为C2/sub>,假设市场利率为r,贴现因子为0<b
如果一个市场中的消费者都具有拟线性偏好(quasilinearutility),即ui(xi,yi)=v(xi)+yi其中i=1,……N代表第i个消费者,xi和yi分别代表每i个消费者对商品x和y的消费量,证明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一定不可能有正斜率。
假定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现在,在布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其相对价格低于世界相对价格,贸易的方向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维持多长时间?
为什么说服务产品也是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有什么特点?
假设市场中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有相同的总成本函数Ci=9+4qi,每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i=1,2,…,n)。Pj是其他厂商的价格。如果该行业均衡时所有的价格均相等,求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
假设生产函数为f(x1,x2)=。产品的价格为p,生产要素1和2的价格分别为w1和w2。(1)求要素需求函数和产出供给函数;(2)求条件要素需求函数;(3)要素需求函数和条件要素需求函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分别画图并简要解释政府支农的两大政策:农业税减免以及对部分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的效果和影响。
假定某个产业中有m个完全相同的斯塔克伯格领导者,记为j=1,2,……,m。有n个完全相同的斯塔克伯格跟随者,记为k=1,2,……,n。所有企业有常数边际成本c,没有固定成小。市场价格P由方程P=a-Q决定。其小Q是整个产业的产量,a为常数。要求:
下表分别表示了同一发行公司发行的两种每年付息的债券的特性,它们有相同的优先偿债权与即期利率,债券价格与即期利率无关。(1)利用表中信息推荐购买债券A还是B?为什么?(2)本题所描述利率曲线是否说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高于即期短期利率?为什么?(3)以
随机试题
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对利润及其分配表各项数据换算调整时,可不予进行换算调整的项目是
生理性原因药物性原因
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吸引力关系是
在6~12个月内,曾用激素治疗过两周的病人,施行手术应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本案的处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高压管道焊接时,可选择的坡口形式有( )形。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成语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推理通常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即根据某种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例证,得出关于该个别性例证的新结论。归纳推理则从一定数量的个别性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但更精确的说法是: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即前提真能够确保结论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