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

admin2021-06-01  16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仃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参见“相关连接”)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请在阅读这三篇作品后,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相关链接: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选项

答案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一)表现内容分析 复习《琵琶行》,阅读《听颖师弹琴》。学生从三首诗中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按照所选诗歌分成三组(确保每首诗都有学生选择),阅读诗歌后小组讨论诗歌的表现内容,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明确。 明确: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一位琵琶女的遭遇,引发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的凄凉心境。诗中在对音乐进行精妙描写的同时,也在叙事和抒情,以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暗喻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 《李凭箜篌引》中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直接描写了箜篌的乐音,但没有对演奏者着以太多笔墨,而是着重描摹了乐曲的艺术效果,烘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后八句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真实感受。 (二)创作方法分析 小组合作探讨三首诗歌的创作方法,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明确。 明确: 白居易的《琵琶行》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诗歌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客观再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动作、音调、演奏场景等内容。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诗中多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从长安城外到长安城内、从人间到天上,作者笔下箜篌的乐声,不仅有穿云裂石的力量,而且可驱神驭鬼。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述了诗人听颖师弹琴时的真实感受,对音乐的描写也比较客观、真实。 (三)表现手法分析 师生合作探究三首诗歌的表现手法。 讨论,明确: 《琵琶行》: ①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了琵琶女弹奏前试弦调音、弹奏中的指法、结束时的指法等。对于乐曲旋律的变化采用了正面描写(由舒徐流畅到逐渐沉咽,由间歇停顿到激越雄壮,最后是戛然而止)。虽然段末也用了侧面描写来点染环境、烘托氛围,但相比正面描写所占比例较少。 ②大部分是以声写声。诗人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具体可感的声音来比拟各种不同的、难以捉摸的音响,将抽象无形的乐音刻画得具体可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李凭箜篌引》: ①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幻想境界的描写,展现了箜篌奇异变幻的声音,赞美了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 ②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借助奇特的想象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象,着重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高度赞扬了李凭演奏箜篌的卓越技艺。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使音乐变得更为绚丽多彩,既有声有形,又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听颖师弹琴》: 主要是以声写声。前半部分是对乐声的正面描写,后半部分是对乐声的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颖师琴枝之高超。 (四)艺术风格分析 小组讨论三首诗的结构安排,教师巡视并指导,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抢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总结: 《琵琶行》主要运用叙述的笔法,在描写音乐的同时穿插了作者自己的体验,风格平易感伤。 《李凭箜篌引》运用了“先声夺人”的笔法,先渲染了乐曲产生的艺术效果,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听颖师弹琴》前半部分是时乐声的描摹,后半部分是听者的直接感受,并未直言人生体验,风格悲怆且含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g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