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案例: 阅读《雨巷》教学实录(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要涉及对意象的把握。本诗的意象主要有油纸伞、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篱墙。在谈及这些意象的特点的时候,其他的没有什么障碍,在分析“丁香一样
案例: 阅读《雨巷》教学实录(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要涉及对意象的把握。本诗的意象主要有油纸伞、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篱墙。在谈及这些意象的特点的时候,其他的没有什么障碍,在分析“丁香一样
admin
2017-08-16
42
问题
案例:
阅读《雨巷》教学实录(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要涉及对意象的把握。本诗的意象主要有油纸伞、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篱墙。在谈及这些意象的特点的时候,其他的没有什么障碍,在分析“丁香一样的姑娘”时,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插曲。
师:本诗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问题一出,不少学生窃窃私语)
生1:丁香花是忧愁的象征,这一点恰恰与本诗中的姑娘是相合的。
师:丁香是忧愁的象征,有根据吗?
生1:我记得古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师:你见过丁香吗?古人怎么把它与忧愁相连呢?
生1:(笑一笑)没见过。
生2:老师,我见过。我去过哈尔滨,丁香是那里的市花,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品种非常多,我喜欢丁香花,是源自一首网络歌曲《丁香花》,老师,我可以唱一唱吗?(没等我回答,学生的掌声响成一片)
片段二:
在讨论交流诗歌的主题的时候,课堂热闹成一片。
生1:这是一首爱情诗。这位姑娘,就是诗人的心上人,是诗人苦苦追求的对象?
生2:我觉得这不是爱情诗,姑娘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人,而是诗人的理想追求。
生3:姑娘就是姑娘,就是作者的心爱的人。正因为是爱情诗,才有那么多人爱读,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许多学生都笑了)
生2:那还要背景干什么?诗歌是需要知人论世的,诗人都是与时代同呼吸的。
生4:我看到过背景资料,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大家想想当时的社会现实,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诗人的郁闷、彷徨、迷茫应该与当时的情况有关吧。
生5:那就都有呗,不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学生辩论得热火朝天,课堂的气氛也被推向了高潮。接下来对诗歌的主题的把握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师适时地补充相关资料,与学生共同研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是爱情诗:《雨巷》是诗集《我的记忆》中的一首,诗人在诗集的扉页上写下“给绛年”的题签,绛年是诗人施蛰存的妹妹,是他热恋的一位姑娘,是年轻人对爱情的苦恼和追求。
是政治抒情诗:诗人是一位革命青年,曾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但大革命失败后,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但又渴求希望的时代情绪。
是哲理抒情诗:追求理想虽执着,但道阻且长,这传递了所有人在追求理想途中的复杂情绪
问题:
请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
选项
答案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基本是由学生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比如,案例中“丁香花”这一意象的理解,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这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并且能够内化的活学活用,形成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让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优美而丰富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拨,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让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所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P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设计任务:阅读下面信息,设计一节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案,无固定格式,但须含以下要点:teachingcontentsteachingobjective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andtimeall
下面是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Unit1学习的是比较级,其中有三个单词:fat(ter),strong(er),heavy(heavier)片段一:老师甲在讲到fat这个词时,让学生来造句,有很多学生站起来,说了这样一句:S
以下是某堂课老师的教学材料:Betty:HiMum,canyouhearme?Mum:Yes,Ican.Whereareyou?Betty:I’mstandingontheGreatWallofChinaa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英语读写课的教学方案。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
以下是一位老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的情景:Step1复习(revision)互致问候后,教师将装有彩色小图片的信封分发给各小组。T:Opentheenvelopes,please.Youhavesomethingnic
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语言素材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任务:请参考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Culturalrelice一课中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两部分的语言素材,请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一节课的课程教案。学生概况:本班为中等城市普
教学片段:(1)高中牛津英语(M2U1)Project:“TellingaMysteriousStory”。这是一篇关于“寻找野人”的故事。要求学生根据范文,通过四人小组活动,写一个神秘的、富有想象力的、吸引人的故事。(2)情境设计片段。T: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教学一篇有关职业的课文前的活动片段。(上课铃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首英文歌曲,然后进行下列活动)T:Howdoyoulikethissong?Doyouknowthenameofthissong?S1:S
下面是一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听力课的听力材料及某一个教学步骤的记录。听力材料:一篇关于世界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Teacher:Nowlistentothetapecarefullyandanswerthequestions
随机试题
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属于()。
下列金融市场中,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销售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所销售商品的技术性能、结构、用途、用法、维修与保养等,这体现了销售人员必须掌握()。
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有三张卡片的正反面分别写着1和2,4和6,7和8,用这三张卡片组成三位数,并且6可以当9用,则可得到不同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建造一间占地面积为12m2的背面靠墙的猪圈,底面为长方形,猪圈正面的造价为:120元/m2,侧面的造价为80元/m2,屋顶造价为1120元/m2,如果墙高3m,则最低总造价为()元。
[A]ForJacka’sstudy,67patientswithmoderateorseveredepressionwererandomlyallocatedtoeitheraMediterranean-styledi
BlogCultureThetopictodayisaboutthenewlyappearingphenomenonof(1)______.Themostsignificantrevolutionsofthel
Bythemid-19thcenturymostofEuropewasinthefirststageofthedemographictransition.Deathratehaddecreased,aswars,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