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
admin
2021-06-01
22
问题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到让作者发出令世人称颂的感慨吗?
生1:我觉得不能,我见过的荷塘中,无论是阳光朗照下的碧波荡漾,还是夜色朦胧中的隐约之美,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美到作者写的那个境地。
师:其他人有同样的感受吗?
生2:如果是单纯欣赏美景的话,夜晚的荷塘,黑乎乎的,再怎么从多个角度欣赏,也没有作者所说的那么美丽,作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很多看似普通的景色都被“美化”了。
师:“美化”,这一词语用得倒是挺妙,那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文章第5段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叶子”“花”“雾”等这些事物都是最平常不过的景物,却在作者笔下如此生动,给人一种夜晚的静谧之感,令人心情平和舒畅,又如青雾、牛乳、轻纱一样柔软。
师:哪位同学能把他刚才所说的文段读得更如梦境一般?
(学生踊跃举手朗读)
师:作者描写得很美,我们这位同学读得也很“美”。“美化”就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从刚才这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中,大家体会到的作者的主观感受是怎样的?
生3:柔和、恬淡、平静,看到这番美景时淡淡的喜悦之情。
师: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种美好的“月色”?
生4:是为了增加美感而想象的,这是一种散文描写事物的艺术手法。
生5:现实世界的无奈呗,作者在文章第1段就说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现实无奈,只能从这些景物中寻找暂时的安慰和寄托。
师:你们两位说得都有一定道理,这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寓情于景,但情感是复杂的,充满了矛盾与无奈。大家可以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证实老师的说法对不对。
(PPT展示写作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社会动荡黑暗,朱自清不满于现状,但是却没有勇气像鲁迅那样极力呐喊和斗争,所以内心极端苦闷,只能写出这篇文章,在荷塘月夜下寻找安宁,幻想超脱现实。)
师: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描写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语句吗?
生6: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一段,就是他通过对采莲的描绘,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幻想自己能够超脱现实。
师:你概括得很好,看来你已经基本理解文章了。文章所有的写景、叙述其实都和作者自己的心情有关,这就是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妙处。
问题:
请指出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选项
答案
优点:教学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激励学生继续探究的功能。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出话题后,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自由地表达观点,并充分运用教学机智,提炼学生回答中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达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生2回答“很多看似普通的景色都被‘美化’了”后,抓住关键词“美化”,评价“这一词语用得倒是挺妙,那你能举个例子吗?”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又顺势引出中心话题,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推进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景物的“美”和作者通过“美化”事物所传达出的感情。 缺点:教学评价缺乏细致的描述性反馈,对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未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和建议。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侧重于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评价和即时反馈。例如:教师在生3回答完对作者主观感受的理解后,略过了对该生的评价,而是通过引入王国维的话语,直接点明“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教学内容切换到“为什么‘美化”’这个问题,课堂教学节奏过快,没有留给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空间。又如:教师在展示完《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PPT后,直接让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语句,在生6回答完毕后,只简单评价“你概括得很好”,并没有针对学生关于“采莲”一事的回答做出具体的砰价,也没有具体阐释、分析“采莲”这一语段的含义及写作意图,而是强硬地回归到“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话题,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深入探究文本的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r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初中老师对IfIbecomeanathlete,willIbehappy?阅读课的目标陈述。①语言技能目标:能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大意;能充分使用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总结(summarizing)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20分钟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案。该方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案例: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该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哪些问题?(2)该批改方式可能会导致哪些负面结果?(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请简述3P模式的内涵,并说明3P模式应如何应用在口语教学当中。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什么不同?并分别列举二者的几种评价方式。
下列教学片段选自某高中课堂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T:Todaywearegoingtotalkabout"travelling".Mike,haveyouevertraveled?M:Yes,Ihaveev
PPT是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请简述PPT在语言教学中的两个优点(6分),列举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PPT常见的两个问题(6分),并提出合理使用PPT的两条建议(8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条要求为: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学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针对上述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结合实际(如运动、测量等)设计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并给出解答.
“函数图象”是高中数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复习所学函数模型及其图象特征,可以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较直观的把握和较形象的理解,缓解因函数语言的抽象性引起的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及不自觉的排斥情绪。(1)关于“函数图象及其应用"给出你的教学设计目标。
证明:连续的奇函数的一切原函数皆为偶函数;连续的偶函数的原函数中只有一个是奇函数。
随机试题
当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2.0ms时,理论上该细胞每秒钟所能产生的动作电位次数不可能超过
药物是指()。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政治优势。()
货物残损单是在卸货时,对每票货物所卸下的数量与卸货清单上所记载的数量不符(发生溢卸短卸)情况下,待船舶卸货完毕,清理数字后,由理货长汇总编制的,用于表明货物溢出或短缺的情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2年,货物出口额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下列有关政府采购过程的描述,()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Kissing,strokingandwildembracesarecommonenough,andnowthequiet,romanticgestureofholdinghandsinpublicisa【M1】__
AmericansEugeneFama,LarsPeterHansenandRobertShillerwontheNobelPrizeforeconomicsonMondayfordevelopingmethods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