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
admin
2019-10-09
27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
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经济上,大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经济领域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劳动报酬制度,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放松国家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社员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但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后期大为减弱。1958—1964年间,粮食生产平均增长率仅为3.2%,特别是1963年粮食大减产,迫使其恢复粮食配给制。
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政策上的连续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取情景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赫鲁晓夫在玉米丰收之后手拿玉米喜笑颜开的图片,请学生观看并描述图片的内容。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描述。 教师活动:进一步追问,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大力推行改革,图片反映的是他在推广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那么,除了种植玉米运动,他还提出哪些改革措施,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顺势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活动:展示关于苏联改革前经济发展的材料,这些材料反映了苏联怎样的经济发展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思考。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苏联自建立后至1950年,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愈益明显,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社员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史料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知识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有关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表格(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继续提问,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经济方面,对斯大林模式做了不少的变动,但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和归纳,指出赫鲁晓夫改革存在的不足。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全盘否定斯大林,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经济改革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仅靠加大农业投入、扩大耕地面积等办法不能解决苏联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改革不久农业问题更加严重;改革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表格归纳概括的方式,将所学内容化繁为简,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评价 教师活动:播放有关赫鲁晓夫的纪录片片段,请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句话。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探讨5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发言谈理解。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赫鲁晓夫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所以说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他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执政后期也同样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所以说他“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设计意图】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中交锋和碰撞,既有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采用问答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制作一张人物手抄报。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4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内容要求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串联和并联”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
下面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通过滑轮拉起重物,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成更费力)?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
下面为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电生磁”一节中“电流的磁效应”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上面放一条直导线,分别给导线通电①断电和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有什么变化。任务:(1)分析甲、乙、丙三种实验情况下小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声音的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声音的传播在图3—7中的玻璃罩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当玻璃罩有空气时,你能听到音乐声。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磁生电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探究感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力”这一节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实验:①一个小铁球静止在
随机试题
王禹偁的_______有意效法自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_______的格调,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王禹偁的文章多有________。
对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下列哪项不正确()(2000年)
《药品管理法》规定,劣药是指
A.机械性肠梗阻B.单纯性肠梗阻C.麻痹性肠梗阻D.痉挛性肠梗阻E.绞窄性肠梗阻外伤性腹膜后巨大血肿易发生()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及相关诉讼理论,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四川.2008.3.48)
房地产居间服务应有如下意识()。
项目结构图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工具,其反映的是()。
一般会计软件都提供数据备份功能。()
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负责。
【2009-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缺陷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