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我和我的祖国》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我和我的祖国》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
admin
2021-09-10
82
问题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我和我的祖国》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唤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聆听等方式,感受、学习作品,能准确表现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对祖国的深情期盼,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中的情感色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6/8、9/8拍的旋律特点,演唱时能够把握歌曲的情感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红旗飘飘》,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情飞扬、热情澎湃、爱国热情……) 教师总结:当我们表现一首歌曲时,只有对歌曲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将这种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去分析、理解作品思想和体会音乐情感,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设计意图】 用同种题材的歌曲进行导入,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听赏歌曲的状态,同时点明课程主题,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请学生整体聆听一遍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愉悦、欢快的,速度为中速。 2.教师请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创作于1984年,是一首先有曲再有词的填词歌曲,词作者是张藜,曲作者是秦咏诚,他们是当代著名的词曲作家。这首歌曲利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真诚歌颂)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着音乐进行律动。 教师提问: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采用了6/8、9/8的变换三拍子节奏,将情感自然流露,既朴实大方,又亲切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每一个人和生他养他的祖国的血肉联系。 【设计意图】 在探究学习的第一步,引导学生边聆听歌曲边进行律动,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感知歌曲的节奏和基调,方便之后探究教学的展开。 2.教师范唱,学生简单哼唱。 教师提问:歌曲可以划分成几段?每一段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一共可分成两段,两段旋律不一样,是一首有主歌、副歌的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段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深情地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依恋之情;第二段采用了混合节拍,充满激情,以八度的大跳直接进入高潮,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音区对比。进一步抒发了人们无比热爱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最后变化重复第二段,并在高潮中结束。 3.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注意字正腔圆。 4.教师分句教唱,让学生体会歌曲中的强弱规律,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演唱时重点突出情感的表达。对比两段旋律的不同,从音区、音高、旋律中体验情感的升华,做到声情并茂。 5.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给学生带来这首歌的3种不同音响资料,请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类型的歌曲。 学生聆听不同唱法的《我和我的祖国》之后,自由回答问题。 教师给予学生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在对声乐作品进行欣赏时,我们首先要学会分析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表现作品,不管用哪种演唱方法,只要声情并茂都将获得美的享受。 2.作业: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歌曲?搜集相关的音响资料及谱例,选一首然后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加以分析。试着用不同的演唱方法练习,在下节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U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位体育教师品行不良,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常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一次课中将学生踢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
教材:体操(主教材)。教学对象:高一(三)班。人数:男25人、女25人。要求:紧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领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对体操手倒立前滚翻和迎面滚翻接力技术进行1课时的教学设计,从目标的达成、教学组
某高中一年级(六)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短跑一途中跑,发展特长。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采用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在7.4秒内跑50米。(2)发展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
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高一(八)班,学生30人。场地:教室。教学内容针对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处方:(1)教师布置本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作;(2)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定;(3)将上述内容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
简述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的突出贡献是()理论。
课程标准要求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评定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
排球运动的移动技术,要求脚的着地与发力部位是()。
随机试题
艾青《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集《_______》。
小肠上皮吸收细胞游离面有
()不符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以FAS术语成交,若装运港口吃水线浅使船舶不能靠岸,则货物从码头驳运到装运船只船边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应由卖方负担。()
法人申请挂失补办证券账户卡所需的申请材料有( )。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毁损净损失,应记入“营业外支出”。()
甲、乙、丙同时从A地出发去距A地100千米的B地。甲与丙以25千米/时的速度乘车行进,乙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过了一段时间后,丙下车改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甲乘车以原速折回,并将乙载上后前往B地,这样甲、乙、丙三人同时到达B地。则该旅程花费的时间是:
《中日修好条规》
在Windows系统中,若要查找文件名中第二个字母为b的所有文件,则可在查找对话框输入(1);若用鼠标左键双击应用程序窗口左上角的图标,则可以(2)该应用程序窗口。(2)
Ihavelittleinformationasregardsherfitnessforthepos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