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admin
2021-09-25
29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
3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然后引导: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成立的呢?新中国的诞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由此顺利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采取歌曲进行新课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提问:参会代表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做出了哪些决议? 学生回答: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此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教师过渡:在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二)过程 教师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请学生观看,观看结束后请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为其他同学介绍开国大典的具体过程。 学生介绍: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教师引导:庆祝仪式一直持续到晚上,开国大典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感觉很振奋、激动、高兴。 (三)影响 教师出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料,提问: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教师将学生分为讨论小组,向小组成员发放相关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出本组代表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进行回答。 小组代表回答完毕后,教师对相关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设计意图】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 2.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与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小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开放式的作业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BR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习题: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
案例:教师: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守恒。不仅是机械能,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与内能相互转化,如电流通过灯泡钨丝变热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出示电灯泡)。燃料燃烧生热,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实验证明:在这些转化过程中,能量都是守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题目:如图所示,铜棒质量m=0.1kg,静止放在相距L=8cm的水平导轨上,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在铜棒中通以I=5A的电流,要使铜棒滑动,可在两导轨间加一垂直于铜棒的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题目:如图所示,铜棒质量m=0.1kg,静止放在相距L=8cm的水平导轨上,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在铜棒中通以I=5A的电流,要使铜棒滑动,可在两导轨间加一垂直于铜棒的
案例:某教师通过摩擦起电、验电器等实验,使学生对电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与电有关的现象。比如说,灯泡发光、静电现象等。有谁知道电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茫然一片,无人应答。教师:其实在各种复杂的与电有关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共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为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实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碰撞”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实验:探究
随机试题
狼疮性肾炎一般不表现为
关于双胍类药物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妊娠合并肾炎B、妊娠期高血压疾病C、妊娠合并心脏病D、妊娠期糖尿病E、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并发症最密切的是:真菌性阴道炎()
A.酒味B.肝臭味C.烂苹果味D.大蒜味E.氨味敌敌畏中毒者有
疟疾的临床特点不包含
一般手术切口在第七天左右拆线的原因主要是
工程项目设备监理的工作范围包括()。
银团成员应按照()的原则自主确定各自授信行为。
设某种元件的使用寿命T的分布函数为其中θ,m为参数且大于零.任取n个这种元件做寿命试验,测得它们的寿命分别为t1,t2,…,tn若m已知,求θ的最大似然估计值.
______isannouncedinthepapers,ourcountryhaslaunchedalargescalemovementagainstsmugglingandfraudulentactivitiesi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