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褶皱山”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褶皱山”的部分内容。
阅读关于“褶皱山”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褶皱山”的部分内容。
admin
2021-07-22
83
问题
阅读关于“褶皱山”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褶皱山”的部分内容。
褶皱山
在地壳运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褶皱山的自然风光图,提问学生其形成原因,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褶皱 【问题】 (1)什么是褶皱?褶皱是怎样形成的? (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教师用毛巾演示,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2.背斜、向斜 (1)背斜、向斜及其判断 教师展示褶皱示意图,指出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学生说出向斜和背斜的形态特点,即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教师:除了根据形态判别背斜和向斜,有没有其他的判别方法?背斜和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从褶曲中间向两翼观察。最后由学生总结出背斜、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 教师先进行动画演示,然后通过画图讲解(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①②⑨④四个岩层。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褶曲,沿水平线判断向斜和背斜岩层的新老关系)得出: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教师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 (2)背斜、向斜形成的地貌 教师:背斜、向斜通常发育成怎样的地貌? 学生: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 教师:背斜一定成山,向斜一定成谷吗? 教师展示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图片。 【问题探究】“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提示外力的作用,之后让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用动画展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并总结: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影响,岩石疏松,容易被外力(如流水等)侵蚀,形成山谷;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因此形成山岭。 (3)背斜、向斜的应用 【问题探究】假如你要勘探石油,背斜和向斜中哪个构造可能蕴藏石油?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说出各自的选择及原因。 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说明“利用向斜找水,利用背斜找油气”的原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培养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生问题探究和合作能力。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要点。 作业:教师布置探讨任务,即“假如你是工程师,需开挖隧道,是在向斜处合适,还是在背斜处合适?”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养成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M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人教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人教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出现很多之前课程中没有涉及的核心概念,其中“原子轨道”就是该模块主题1中涉及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很多教师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也会重点进行讲解。请简述“原子轨道”的学习对学生后续学习的作用。
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来看,可把化学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
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平衡的知识对电离平衡知识的影响属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材
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2)由学生取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目录(略)。材料3
下面是某教师教授“常见的酸”一节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了解酸碱指示剂;通过学习,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领会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实施原则]知识由浅到深,授
随机试题
首先指出消渴病尿有甜味的医著是
鉴别甲亢与单纯甲状腺肿最有意义的是
男性,27岁,3天前搬重物后感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咳嗽、喷嚏时症状加重,不能下床活动,以前无类似发作史。查体: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活动明显受限,直腿抬高仅达40°,加强试验阳性,右足外侧踝部皮肤感觉过敏,右跟腱反射减弱,X线除腰椎生理弧度消失外,未见其他异
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的一般公式为()。
均质土坝最常用的土料有()。
《会计法》中所指的单位负责人包括单位的副职领导人。()
兀型梁桥一般只用于()的小跨径桥梁。
某公司2008年拟投资4000万元购置一台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下权益乘数为2。该公司2007年度税前利润为4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要求]如果该企业采用的是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为1000万元,额外股利为净
社会工作者小李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上述案例中,小李运用的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的范畴。
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存储器有多种类型,按照其存取特性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它们通常都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即【57】和【58】。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