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某建筑工程打地基时,需用汽锤将桩打进土层。汽锤每次击打,都将克服土层对桩的阻力而做功。设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与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0)。汽锤第一次击打将桩打进地下a米。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汽锤每次击打桩时所做的功与前一次击打时所做的功
某建筑工程打地基时,需用汽锤将桩打进土层。汽锤每次击打,都将克服土层对桩的阻力而做功。设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与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0)。汽锤第一次击打将桩打进地下a米。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汽锤每次击打桩时所做的功与前一次击打时所做的功
admin
2018-12-29
52
问题
某建筑工程打地基时,需用汽锤将桩打进土层。汽锤每次击打,都将克服土层对桩的阻力而做功。设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与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0)。汽锤第一次击打将桩打进地下a米。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汽锤每次击打桩时所做的功与前一次击打时所做的功之比为常数r(0<r<1)。问
汽锤击打桩3次后,可将桩打进地下多深?
选项
答案
设第n次击打后,桩被打进地下x
n
米,第n次击打时,汽锤所做的功为W
n
(n=1,2,3,…)。由题设,当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为x米时,土层对桩的阻力的大小为kx,所以 [*] 由W
2
=rW
1
可得x
2
2
—a
2
=ra
2
,即x
2
2
=(1+r)a
2
。又 [*] 由W
3
=rW
2
=r
2
W
1
可得x
3
2
—(1+r)a
2
=r
2
a
2
,从而x
3
=[*],即汽锤击打3次后,可将桩打进地下[*]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xM4777K
0
考研数学一
相关试题推荐
设函数f(x)在(一∞,+∞)内具有一阶连续的导数,L是上半平面(y>0)内的有向分段光滑曲线,其起点为(a,b),终点为(c,d).记证明:曲线积分I与路径无关.
计算曲面积分被平面z=1和z=2所截出部分的外侧.
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P(X=1)=P(X=-1)=,P(Y=1)=P(Y=-1)=,令Z=XY,证明X,Y,Z两两独立,但不相互独立.
已知ξ1=(1,1,0,0)T,ξ2=(1,0,1,0)T,ξ3=(1,0,0,1)T是齐次线性方程组(Ⅰ)的基础解系,η1=(0,0,1,1)T,η2=(0,1,0,1)T是齐次线性方程组(Ⅱ)的基础解系,求方程组(Ⅰ)与(Ⅱ)的公共解.
已知齐次线性方程组(Ⅰ)的基础解系为ξ1=[1,0,1,1]T,ξ2=[2,1,0,-1]T,ξ3=[0,2,1,-1]T,添加两个方程后组成齐次方程组(Ⅱ),求(Ⅱ)的基础解系.
求下列曲线积分:(Ⅱ)I=∫Ly2ds,其中平面曲线L为旋轮线(0≤t≤2π)的一拱;(Ⅲ)I=∫L(x+y)ds,其中L为双纽线r2=a2cos2θ(极坐标方程)的右面一瓣.
已知二次型f(x1,x2,x3)=x12+4x22+4x32+2λx1x2—2x1x3+4x2x3.当λ满足什么条件时f(x1,x2,x3)正定?
判断A与B是否合同,其中
设y1(x),y2(x)为二阶变系数齐次线性方程y’’+p(x)y’+q(x)y=0的两个特解,则C1y1(x)+C2y2(x)(C1,C2为任意常数)是该方程通解的充分条件为
设D为xOy平面上由摆线与x轴所围成的区域,求D的形心坐标
随机试题
假如你是一家随身听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准备培训一批销售人员,公司安排你做一次演讲。起草一份演讲计划。
男性,左手被砸伤2h,左手肿胀,皮肤青紫,压痛明显,X线检查未见骨折。其受伤类型为
腺淋巴瘤主要发生于
在我国,对外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指标内容和编报时间等,都是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予以规定的。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和进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140万元,已提坏账
()主张有意义的学习。
某县公安机关收到孙某控告何某对其强奸的材料,经审查后认为何某没有强奸的犯罪事实。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2011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0.8%。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较2010年增长25.5%;国内旅游收入1.93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1994年到2010
In1910theworldwasshockedbyaparticularlycold-bloodedmurder.H.H.Crippenwas【21】______Americandoctorwhoworkedin
TheChallengesandPotentialofNewEducationalTechnologyI.Criticismsofcomputersandmultimediatechnology—A【T1】ofunders
最新回复
(
0
)